[发明专利]共平面电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7105.1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0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戴扬;郭瞬仲;蔡文才;吴俊纬;李御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稜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2 | 分类号: | H01F17/02;H01F27/32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杜娟娟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大安区敦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电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平面电感,包括第一螺旋电感、第二螺旋电感及贴片组件。第一螺旋电感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第一螺旋电感自第一螺旋电感的第一端由内向外螺旋地朝第一螺旋电感的第二端延伸。第二螺旋电感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第二螺旋电感自第二螺旋电感的第一端由内向外螺旋地朝第二螺旋电感的第二端延伸,其中第二螺旋电感的第一端透过贴片组件耦接于第一螺旋电感的第一端,且第一螺旋电感与第二螺旋电感为共平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感结构,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共平面电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螺旋电感较常用于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整合设计或集成电路(IC)设计中。相较于一般的电感,螺旋电感在高频特性上可较不受寄生效应的影响,并可以利用平面的设计方式,简化电路设计,减少焊接与人为因素影响。
请参照图1,其是公知的螺旋电感示意图。由图1可看出,螺旋电感100具有第一端100a及第二端100b,而其中的第一端100a可理解为位于螺旋电感100的中间。当第一端100a作为螺旋电感100的输入端使用时,若欲将信号自第一端100a馈入螺旋电感100,则所述信号需透过另外设置的穿孔(via hole)方能馈入至螺旋电感100。换言之,所述信号无法透过共平面的方式馈入至第一端100a。在此情况下,螺旋电感100较难以与其他的电路架构结合,且整体的体积也会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共平面电感,其可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平面电感,包括第一螺旋电感、第二螺旋电感及贴片组件。第一螺旋电感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第一螺旋电感自第一螺旋电感的第一端由内向外螺旋地朝第一螺旋电感的第二端延伸。第二螺旋电感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第二螺旋电感自第二螺旋电感的第一端由内向外螺旋地朝第二螺旋电感的第二端延伸,其中第二螺旋电感的第一端透过贴片组件耦接于第一螺旋电感的第一端,且第一螺旋电感与第二螺旋电感为共平面。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公知的螺旋电感示意图。
图2A是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绘示的共平面电感示意图。
图2B是从视角A观察共平面电路的侧视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绘示的公知螺旋电感与共平面电感的比较图。
图4A是依据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绘示的具不同圈数的共平面电感示意图。
图4B是图4A中各共平面电感的插入损失图。
图5A是依据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绘示的多个共平面电感示意图。
图5B是依据图5A绘示的共平面电感的插入损失图。
图6A是依据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绘示的多个共平面电感示意图。
图6B是依据图6A绘示的共平面电感的插入损失图。
图7A是依据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绘示的多个共平面电感示意图。
图7B是依据图7A绘示的共平面电感的插入损失图。
图8A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绘示的共平面电感示意图。
图8B是依据图8A绘示的共平面电感的返回损失及插入损失图。
图9A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绘示的共平面电感示意图。
图9B是依据图8A绘示的共平面电感的返回损失及插入损失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稜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稜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7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肌力辅助装置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头枕位置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