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舵鳍联合减摇控制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55037.5 申请日: 2021-07-02
公开(公告)号: CN113419422B 公开(公告)日: 2022-01-28
发明(设计)人: 孙明晓;张文玉;栾添添;谢春旺;胡占永;王万鹏;付强;原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5B13/04 分类号: G05B13/04;B63B39/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80 黑龙江省哈***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船用舵鳍 联合 控制系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改进模型预测控制抗干扰的舵鳍联合减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考虑时变干扰的离散线性化的船舶三自由度(横摇、艏摇、横荡)数学模型:

选取采样k(k0)时刻的状态变量v、r、ρ、φ分别为横荡速度、艏摇角速度、艏摇角、横摇角速度、横摇角,右上标T代表矩阵转置,x(k+1)为k+1时刻的状态变量,控制输入量u(k)=[δ α]T,δ、α分别为舵角、鳍角,广义时变干扰d(k)=[d1 d2]T,d1为影响角度的干扰,d2为影响角速度的干扰,实际输出值建立的船舶数学模型如下:

式中:ψ、G、Gd、H是系统状态空间矩阵;

步骤二、设计离散的滑模观测器对时变干扰和实际输出值进行实时观测:

滑模观测器结构如下:

式中:分别为k时刻的系统状态观测值、输出观测值、控制量,是k+1时刻的状态观测值,L为增益矩阵,Ks为饱和增益,为切换函数,ε为滑模控制常数;

取变量Δ为切换常数,则sat[s]如式(3):

定义系统状态观测误差为:

式中:ex(k)为k时刻的状态观测误差,ex(k+1)为k+1时刻的状态观测误差;

则实际输出值与输出观测值的误差为:

推导出干扰观测值的最小二乘解为:

式中:最小二乘广义逆矩阵G+=(GdTGd)-1GdT

引入单位延迟环节q,并定义干扰观测值增量如下:

通过选取适当滑模观测器的参数确保观测值收敛到真实值d(k),则滑模观测器实现对d(k)的准确观测,进而实现对实际输出值y(k)的准确观测,最后将干扰观测值增量和输出观测值反馈给模型预测控制器(MPC);

步骤三、将船舶三自由度数学模型改写成扰动增量式数学模型:

状态增量Δx(k)=x(k)-x(k-1),将式(1)扩展状态变量后新的状态变量xm(k)=[Δx(k)T y(k)]T,同理,xm(k+1)=[Δx(k+1)T y(k+1)]T,控制增量为Δu(k)=u(k)-u(k-1),扰动增量为Δde(k)=d(k)-d(k-1),改写后的扰动增量式数学模型为:

式中:Am,Bu,Bd,Cm为系统状态空间增广矩阵。

步骤四、MPC基于扰动增量式数学模型预测系统的动态输出:

在某一采样时刻k,状态变量xm(k)通过观测得到,取m为控制时域,p为预测时域(m<p),定义系统动态输出为Yp(k+p),控制增量序列为ΔU(k),扰动增量序列为ΔDe(k),yp(k+p)表示k+p时刻的输出预测值,Δu(k+m-1)、Δde(k+m-1)分别为k+m-1时刻的控制增量和扰动增量,如下:

基于扰动增量式数学模型(8)推导出MPC预测系统的动态输出为:

Yp(k+p)=Sxxm(k)+SuΔU(k)+SdΔDe(k) (10)

式中:Sx、Su、Sd为常系数矩阵;

与常规MPC相比,式(10)考虑了时变干扰对系统的不利影响,ΔDe(k)不再是定常值,而是观测器观测到的时变干扰,MPC采集到k时刻的xm(k)和k+m时刻内的ΔU(k)、ΔDe(k)实现预测系统未来k+p步的动态输出;

步骤五、将船舶运动控制问题转化为求解二次规划问题:

设置期望输出值R(k+p),为保证船舶实际输出能够快速地跟踪设置的期望艏摇角和横摇角,同时控制增量较小,搭建如下目标函数J:

J=[R(k+p)-Yp(k+p)]TQ[R(k+p)-Yp(k+p)]+ΔU(k)TWΔU(k) (11)

式中:Q和W为权重矩阵;

为减少舵机和鳍机的频繁操纵,设计舵角鳍角及其增量约束,为防止求解失败,引入松弛因子ρ1和ρ2,同时增加横摇速度约束、艏摇速度约束,满足的扰动增量式数学模型和约束条件如下:

式中:xm(k)min、xm(k)max分别是状态变量xm(k)最小值、最大值矩阵,u(k)min、u(k)max分别是舵角和鳍角的最小值、最大值矩阵,Δu(k)min、Δu(k)max分别是舵角增量和鳍角增量的最小值、最大值矩阵;

步骤六、添加舵角鳍角等约束条件下求解最优控制律:

在上述条件下求解出最优控制律ΔU*(k)为:

式中:Kr、Kx、Ky、Kd均是常值增益矩阵,Kr=(SuTQSu+W)-1SuT,KrSx=[Kx Ky],Kd=KrSd,期望输出R(k)=R(k+p);

MPC只需输入四个参数R(k)、y(k)、Δx(k)、ΔDe(k)就可计算出最优控制律ΔU*(k),并且控制律满足执行机构输入约束;

步骤七、反馈校正:

将得到ΔU*(k)中的第1个元素Δu*(k)作为实际控制增量,可得到未来时刻的控制量分别通过滤波器F(k)作用于系统和进入滑模观测器观测系统实际输出值和干扰值,系统执行控制量直到下一采样时刻,根据观测信息重新预测下一段时刻的输出值,再次求解优化目标函数,得到一个新的控制律,再将其作用于系统的下个时刻,循环往复,形成最优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50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