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4244.9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钱志江;张碧军;张强;夏泽鑫;田群超;沈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E02B15/06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西思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79 | 代理人: | 姚丙乾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河道 生态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包括河道,在河道下游做修复,沿水流方向依次铺设减流段、生态恢复漂浮段,所述减流段中可铺设细沙、卵石、木桩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减缓水流速度,所述生态恢复漂浮段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漂浮板,所述漂浮板通过牵引绳固定于河道两侧,所述漂浮板下设置有净化装置、沉水植物、微生物培养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可对河道进行净化的同时逐步恢复生态运行。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可快速恢生态复受损的河道,在净化水的同时增加微生物处理,有助于生物链的快速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地表径流水等流入河流导致河流水质劣化,河流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除了外源污染,河流的内源污染也不容忽视,河底淤积黑泥长期漂浮在水面上,特别是在夏季,淤泥漂浮并有臭味,严重影响水景和周围居民生活。
目前,河道整治的重点是截污治理,治理脏、乱、差和消除水体黑臭。但是截污治理只能解决外源污染,内源污染依然存在,河流的生态功能依然得不到恢复。
虽然现在人们尝对一些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其主要手段多是采用净化装置净化水、沉水植物进行治理,确然对河道的水质起到了净化作用,但依然形成生态较为缓慢。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根据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可快速恢生态复受损的河道,在净化水的同时增加微生物处理,有助于生物链的快速恢复。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包括河道,在河道下游做修复,沿水流方向依次铺设减流段、生态恢复漂浮段,所述减流段中可铺设细沙、卵石、木桩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减缓水流速度,所述生态恢复漂浮段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漂浮板,所述漂浮板通过牵引绳固定于河道两侧,所述漂浮板下设置有净化装置、沉水植物、微生物培养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可对河道进行净化的同时逐步恢复生态运行。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水流上方减缓水流速度,并拦截大型漂污染物,再通过生态恢复漂浮段进行水质净化及生态恢复,提高河道恢复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减流段与生态恢复漂浮段之间设置有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采用镀锌网,所述网格结构底部连接有锚定物。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镀锌石笼网可将减流段与生态恢复漂浮段分割开来,并有效阻挡较大体积的污染物。
进一步的,所述锚定物是直径大于20cm的石块,通过镀锌石笼网与网格结构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锚定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减流段沿水流方向的长度为不小于100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有效缓解水流速度,并初步净化水质。
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恢复漂浮段沿水流方向的长度为不小于150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起到治理河道作用,同时通过微生物加速生态恢复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恢复漂浮段中每个漂浮板之间的间隔为20-30c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避免遮挡阳光,保证水下的光合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沉水植物是苦草、轮叶黑藻占、微齿眼子菜、金鱼藻、狐尾藻、黑藻、菹草、马来眼子菜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沉水植物给水生动物提供更多的生活栖息和隐蔽场所,又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净化水质,扩大水生动物的有效生存空间,同时,沉水植物的幼嫩部分又可供水生动物摄食,从而改善整个水生生态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42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