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基坑多层支护钢桁架支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3800.0 | 申请日: | 2021-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叶尔贵;余冠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04;E02D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多层 支护 桁架 支撑 体系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深基坑多层支护钢桁架支撑体系,涉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其包括若干个支撑板,每一所述支撑板朝向基坑处的侧壁均设置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插设于基坑内壁;相邻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朝向支撑板处的侧壁均设置有插板,每一所述支撑板侧壁均设置有供插板插设的插孔;本申请具有实现多个支撑板的拼接,以使其适配于基坑尺寸,提高适用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基坑多层支护钢桁架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钢桁架支撑体系即为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相关授权公告号为CN21079757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多层支护钢桁架支撑结构,包括基坑,基坑相对的额内壁上分别对称设有第一支撑钢板和第二支撑钢板,第一支撑钢板和第二支撑钢板均通过多个L型钢筋与基坑的内壁浇筑连接,两个第一支撑钢板的相向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二支撑板的相向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设有第一钢桁架,两个第二固定快之间设有第二钢桁架;施工时,第一支撑钢板和第二支撑钢板通过多个L型钢筋与基坑内壁固定浇筑,通过第一钢桁架实现两个第一支撑钢板的连接,通过第二钢桁架实现两个第二支撑钢板的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基坑尺寸按照施工要求的变化而变化,而第一支撑钢板、第二支撑钢板的尺寸固定,无法使得第一支撑钢板和第二支撑钢板恰好能够适配于基坑尺寸,因此上述钢桁架支撑结构的适用范围较小,适用性较差,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支护钢桁架支撑体系的适用范围较小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深基坑多层支护钢桁架支撑体系。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深基坑多层支护钢桁架支撑体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深基坑多层支护钢桁架支撑体系,包括若干个支撑板,每一所述支撑板朝向基坑处的侧壁均设置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插设于基坑内壁;相邻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朝向支撑板处的侧壁均设置有插板,每一所述支撑板侧壁均设置有供插板插设的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基坑内壁长度来铺设多个支撑板,并通过连接组件将相邻支撑板连接起来,以便在使得支撑板适配于基坑尺寸的同时,提高相邻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小相邻支撑板出现错位的情况。
可选的,每一所述支撑板靠近连接组件处的侧壁均插设有锁止杆,所述锁止杆贯穿插孔并插设于插板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板插入插孔内部之后,将锁止杆插入锁止孔内,以使得插板稳固插设于插孔内,减小出现插板沿插孔长度方向偏移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侧壁还开设有延伸槽,所述插板远离插孔处的一端插设于延伸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插板在延伸槽内插设位置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长度的可调节,便于根据基坑内壁长度来调节每一连接组件的总长,使得通过连接组件相连的支撑板总长能够适配于基坑内壁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下端均设置有插地刺杆,所述插地刺杆插设于基坑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地刺杆的设置能够增大连接组件与基坑的接触面积,使得连接组件与支撑板能够稳定插设于基坑内部,减小支撑板和连接组件沿基坑高度方向偏移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3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赝复体制作装置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节能的绿色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