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电阻温度系数硅基超晶格半导体薄膜的设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52323.6 | 申请日: | 2021-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6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裴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易分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H01L27/1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张春慧 |
| 地址: | 2153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温度 系数 硅基超 晶格 半导体 薄膜 设计 方法 | ||
1.高电阻温度系数硅基超晶格半导体薄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基于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理论,以能带分布为桥梁,开展超晶格结构热敏特性研究,建立电导率与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S2、开展金属半导体热敏特性研究,结合S1中研究内容结果,分析不同的金属半导体接触对整体结构TCR的影响;
S3、分析在偏置电压下能级能带的变化以及对结构TCR的影响;通过MEMS工艺,形成稳定的工艺方法制备所设计的金属半导体接触结构;通过不同条件下的电压-电流测试曲线验证所建立的物理模型,形成高TCR超晶格结构实现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阻温度系数硅基超晶格半导体薄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开展超晶格结构能级能带分布研究,计算特定掺杂浓度条件下费米能级、重空穴能级以及势垒高度,进一步获得超晶格结构内载流子浓度分布;通过霍尔效应实验,测定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空穴迁移率;结合载流子浓度及迁移率关系,建立宏观电导率与温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并通过不同温度下的电压-电流曲线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电阻温度系数硅基超晶格半导体薄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在焦平面阵列像元中,必须在热敏材料两端沉积金属电极将信号读出;金属与半导体之间接触存在欧姆接触和肖特基势垒两种状态;形成肖特基接触的影响因素有两点,一是肖特基势垒自身具备电阻温度效应,二是肖特基势垒对超晶格结构的能带产生影响,使得结构具有TCR增强的效应;
当硅表面的掺杂(硼或者磷)浓度达不到1×1018cm-3时,隧穿现象不明显,金属-半导体之间形成肖特基势垒,肖特基势垒具有正反电流-电压不对称的特点,电流密度为:
其中,V为外界电压(正向电压≥0,从金属流向半导体),A*为查理逊常数,qΦns为势垒高度,当qVk0T且V≤0时(从半导体流向金属),电流密度表示为:
-A*T2exp(-qΦns/k0T) (2-2)
电流密度与偏置电压无关,而是温度的函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电阻温度系数硅基超晶格半导体薄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NextNano软件开展对金属、不同硼掺杂浓度硅之间的接触进行能带计算,结合热电子发射理论、隧穿效应理论进行分析,获得单个势垒正、反向温度特性定量关系;结合S1中所形成的超晶格能带计算结果,研究金属半导体接触对超晶格能带的影响;金属半导体接触的形成需要通过磁控溅射金属、刻蚀、退火工艺完成;针对所制备的样品,开展电学性能测试,获得不同温度下的正向、反向I-V、C-V曲线测试,通过实验分析单个势垒温度特性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电阻温度系数硅基超晶格半导体薄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通过超晶格材料设计,形成载流子势阱,同时满足宏观电导率要求和能级差的要求;
式中对高TCR超晶格材料设计实现了半定量分析,其推导过程是基于如下假设:一、载流子浓度是假设本征半导体载流子,且完全电离,即:
其中,n0为载流子浓度,mp为空穴有效质量,T为温度,k、h为玻尔兹曼常数和普朗克常数,Ef、Ev分别为费米能级和价带能级;
二、电导率与载流子浓度成正比,即σ∝n0;
三、仅考虑平衡态条件下的电导率-温度关系,没有考虑施加电场条件下非平衡载流子的注入与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易分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易分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23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自动化生产用混合出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松的快卸式卡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