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共建共享的智慧安监装置及信息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50989.8 | 申请日: | 2021-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3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明;吴华;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瀚天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8;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付钦伟 |
| 地址: | 226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共建 共享 智慧 装置 信息管理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共建共享的智慧安监装置,包括桁架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结构(1)包括多组横架(2)和纵架(3),多组所述横架(2)和纵架(3)呈垂直分布结构,所述桁架结构(1)中设有T型导槽(101),所述T型导槽(101)中设有两组运行机构(4),两组所述运行机构(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监设备本体(6),所述桁架结构(1)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和安监设备本体(6)配合使用的防护板(7);
所述运行机构(4)包括机构外框(41),所述机构外框(41)为中空结构,所述机构外框(41)的顶端中部开设有穿槽(411),所述穿槽(41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42),所述第一轴承(4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内框(43),所述内框(43)的顶端置于穿槽(411)中并固定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两组侧架(431),两组所述侧架(431)之间转动安装有中轴(44),所述中轴(44)的中部固定套设有行轮(441),所述内框(43)的内壁上部转动安装有驱动轴(432),所述驱动轴(432)和中轴(44)之间固定套设有皮带传动组(442),所述内框(43)的内下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5),所述驱动电机(4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侧齿(451),所述驱动轴(432)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和驱动侧齿(451)啮合连接的从动齿(452);
所述机构外框(41)的内下壁一侧固定安有缓速电机(46),所述缓速电机(4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461),所述内框(43)的外侧底部固定套设有齿环(462),所述运行机构(4)通过机构外框(41)滑动卡接在T型导槽(101)中;
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安装板(51),所述安监设备本体(6)固定安装在安装板(51)的底端,所述安装板(51)的顶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座(52),所述第一转动座(52)的顶部均转动安装有连杆(53),所述连杆(53)的顶部均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座(54),所述第二转动座(54)远离连杆(53)的一侧均固定卡设有第二轴承(55),所述第二轴承(55)的中部均固定卡设有连接柱(56),所述连接柱(56)的顶端穿过T型导槽(101)并和对应的机构外框(41)底端固定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共建共享的智慧安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轮(441)呈球形结构,且行轮(441)的外壁设有防滑胶套,所述行轮(441)的外侧和T型导槽(101)的内上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共建共享的智慧安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外框(41)的顶端和底端四角处均转动卡设有滚珠(47),所述滚珠(47)的外侧和T型导槽(101)的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共建共享的智慧安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7)设有呈对称分布的两组,两组所述防护板(7)的底部均固定插设有散热风机(71)。
5.一种基于大数据共建共享的智慧安监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设有多组区域数据收集模块,所述区域数据收集模块的输出端均设有区域数据存储模块,所述区域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均设有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设有数据分享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瀚天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瀚天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09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