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鱼群自动引诱集中的诱鱼灯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50266.8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6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利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杰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79/02 | 分类号: | A01K7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蒋悦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鱼群 自动 引诱 集中 诱鱼灯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型鱼群自动引诱集中的诱鱼灯及使用方法,多个诱鱼灯安装在渔船的两侧甲板上,人员从渔船的两侧同步进行捕捞作业,两侧的多个诱鱼灯可进行上下与左右的转动调节,使得诱鱼灯的照射范围更大更广,在捕捞前通过诱鱼灯的大范围游走照射,从而将大范围内的鱼群进行引诱吸引,待通过声呐探测仪进行监测鱼情后,让所有诱鱼灯的光线集中到渔船两侧的捕捞区域内,即可通过卷网器进行撒网捕捞收网,捕捞作业操作简单方便可靠,大大提高捕捞效率,自动化控制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捕捞作业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鱼群自动引诱集中的诱鱼灯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渔业的作业中,以将尽可能多的对象生物从离自己的渔船周围的较广阔的海域聚集到渔具的操作范围内而进行捕鱼作为目的,使用着诱鱼灯。渔业的作业过程由探知对象生物过程(探鱼)、诱集过程(聚鱼)、捕鱼过程(捕鱼)构成,诱鱼灯的灯光为提高捕鱼效率,作为诱鱼灯渔业的主要对象生物,列举具有趋光性的乌贼、秋刀鱼、竹荚鱼、鲅鱼等。
现有的多个诱鱼灯固定在的渔船的甲板上,大多的诱鱼灯为固定式的无法进行调节,使得诱鱼灯的光线过于分散,无法很好的引诱大范围内的鱼群,也有的诱鱼灯仅能进行上下转动调节,用于由远至近的引诱鱼群,也仅能覆盖引诱较小范围内的鱼群,无法做到自动引诱集中鱼群的作用。
中国专利CN101217867B提供了“集鱼灯装置”,该方案中的集鱼灯固定在船体上,其角度可变,仅能改变集鱼灯的俯仰角,改变仰俯角仅为了贴合船体的摆动,无法做到对鱼群进行引诱集中,且引诱的范围小,无法实现自动跟踪引诱鱼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鱼群自动引诱集中的诱鱼灯及使用方法,解决现有的无法做到对鱼群进行引诱集中,且引诱的范围小,无法实现自动跟踪引诱鱼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在渔船甲板两侧的多个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多个可上下左右转动调节的诱鱼灯,诱鱼灯内侧设有左右转动机构,诱鱼灯铰接在左右转动机构上转动,相邻的两个诱鱼灯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固定在左右转动机构上,首尾两个诱鱼灯一侧设有固定杆,固定杆端部固定在左右转动机构上,固定杆通过轴承座抵靠固定在支撑架上转动,支撑架一侧固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固定杆连接;
第二电机驱动固定杆转动,从而使得诱鱼灯下上转动调节,左右转动机构驱动诱鱼灯左右转动调节。
优选方案中,渔船甲板两侧各设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设有卷网器,卷网器外侧的甲板上设有滑板;
支撑架上的可转动的诱鱼灯将鱼群引诱到捕捞区域,卷网器对捕捞区域进行撒网捕捞收网,渔网收网通过滑板上渔船。
优选方案中,第二电机与固定杆之间设有转向器,转向器内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固定杆的端部与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
优选方案中,左右转动机构中的传动箱内设有转动的主轴,主轴的两端与诱鱼灯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板,连接板一端固定在诱鱼灯上,另一端固定在主轴的端部。
优选方案中,传动箱端部固设有上盖,主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上盖与传动箱的底部,主轴中部固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一侧设有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传动箱底部固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
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转动,从而带动主轴转动,以使连接板带动诱鱼灯进行左右转动调节。
优选方案中,主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抵靠在上盖与传动箱内转动,主轴的两端设有方轴,连接板设有方孔,方孔抵靠在方轴上,方轴的端部设有螺纹连接的压环,压环抵靠在连接板上,以使连接板固定在主轴上。
优选方案中,诱鱼灯一侧的两端设有固定座,连接板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杰科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杰科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0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