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折叠屏的铰链机构以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9775.9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4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田宏帅;朱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F16C11/10;G09F9/30;H04M1/02;G06F1/16;H05K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周浩杰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折叠 铰链 机构 以及 移动 终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折叠屏的铰链机构以及移动终端,具有铰链安装座;所述铰链安装座上沿其延伸方向安装设有多个铰链装置;所述铰链装置包括安装基座,以及转动设置在安装基座上并通过偶数齿轮组形成同步翻转的左侧翻转组件和右侧翻转组件;左侧翻转组件和右侧翻转组件均集成设计了滑动补偿和阻尼转动。本发明结构简单,功能集成性高,能够有效节省安装空间;同时其既能在柔性屏展开状态时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而且能够在柔性屏折叠后为柔性屏的翻转部提供容纳空间,减少对柔性屏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折叠屏的铰链机构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领域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拓展,加上5G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于移动终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现今,各种聊天、视频等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下,人们觉得常规触摸屏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已经不够用了,主要原因是受制于移动终端的体积限制了屏幕的大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发明了柔性屏,并将柔性屏应用到了移动终端上,通过折叠设计,使得移动终端既能在携带上满足人们要求,又能够在使用需要时通过展开扩大移动终端的屏幕。为了实现这个以上要求,关键在于铰链机构的设计是否合理。目前采用折叠屏的移动终端的铰链机构能够机械结构复杂,为了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同步翻转、阻尼手感等往往需要设计不同的机械组件来满足要求,同时这些机械组件占据了大量的安装空间,使得采用折叠屏的移动终端的折叠厚度增加、边框厚度大等问题。同时现有采用折叠屏的移动终端在折叠的过程中会对柔性屏造成挤压和拉伸,随着长时间使用,特别是在柔性屏的翻折部处容易出现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折叠屏的铰链机构,其结构简单,功能集成性高,能够有效节省安装空间;同时其既能在柔性屏展开状态时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而且能够在柔性屏折叠后为柔性屏的翻转部提供容纳空间,减少对柔性屏的损伤。
实现本发明第一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中用于折叠屏的铰链机构,具有铰链安装座;所述铰链安装座上沿其延伸方向安装设有多个铰链装置;所述铰链装置包括安装基座,以及转动设置在安装基座上并通过偶数齿轮组形成同步翻转的左侧翻转组件和右侧翻转组件;左侧翻转组件包括左转板、左翻板和左阻尼件;所述左转板与安装基座转动连接,左转板上设有左滑槽;左翻板的一端与偶数齿轮组的一端的齿轮传动连接,左翻板的另一端与左滑槽形成用于随左侧翻转组件转动进行滑动补偿的滑动连接;所述左阻尼件包括设置在左翻板上且与左翻板同轴转动的第一左侧阻尼凸齿,以及在左侧阻尼弹簧作用下寻求与第一左侧阻尼凸齿啮合的第二左侧阻尼凸齿;随着左侧翻转组件的转动,第一左侧阻尼凸齿与第二左侧阻尼凸齿通过不断啮合过程中形成的距离差形成阻尼转动;
右侧翻转组件包括右转板、右翻板和右阻尼件;所述右转板与安装基座转动连接,右转板上设有右滑槽;右翻板的一端与偶数齿轮组的另一端的齿轮传动连接,右翻板的另一端与右滑槽形成用于随右侧翻转组件转动进行滑动补偿的滑动连接;所述右阻尼件包括设置在右翻板上且与右翻板同轴转动的第一右侧阻尼凸齿,以及在右侧阻尼弹簧作用下寻求与第一右侧阻尼凸齿啮合的第二右侧阻尼凸齿;随着右侧翻转组件的转动,第一右侧阻尼凸齿与第二右侧阻尼凸齿通过不断啮合过程中形成的距离差形成阻尼转动。
铰链安装座的两端及中部均设有铰链装置;中部的铰链装置的安装基座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偶数齿轮组、左翻板、右翻板、左阻尼件和右阻尼件;中部的铰链装置的左转板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左滑槽,中部的铰链装置的右转板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右滑槽;中部的铰链装置的偶数齿轮组包括安装在保持架上的偶数个相互传动配合的齿轮,或者包括安装在保持架上的两个转轴;
当中部的铰链装置的偶数齿轮组包括安装在保持架上的偶数个相互传动配合的齿轮时,所述左翻板与对应侧的偶数齿轮组上的一端的齿轮传动连接,右翻板与对应侧的偶数齿轮组上的另一端齿轮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97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