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密封条局部切断裁刀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7036.6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4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荣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仓荣南密封件科技有限公司;吉尔泰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武汉宜南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26 | 分类号: | B26D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璀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7 | 代理人: | 程琼胤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密封条 局部 切断 裁刀 结构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汽车密封条局部切断裁刀结构,包括裁刀固定板,裁刀固定板右部设有若干个模具连接固定孔,裁刀固定板左下部设有裁刀安装槽,裁刀安装槽后侧设有弹簧安装槽,裁刀安装槽左部设有螺纹孔,裁刀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裁刀本体,裁刀本体包括裁刀安装块,裁刀安装块上端设有滑块,裁刀安装块前端可拆卸安装有裁切刀,且裁切刀通过通槽延伸出裁刀固定板前方,裁刀安装块后侧外壁接触连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外壁滑动安装在弹簧安装槽内。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利用压缩弹簧的弹力使裁切刀始终保持较好的裁切位置,且裁切刀便于进行安装、拆卸,避免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条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密封条局部切断裁刀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密封条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广泛用于车门、车窗、车身、天窗、发动机箱和后备(行李)箱等部位,具有隔音、防尘、防渗水和减震的功能,保持和维护车内小环境,从而起着对车内乘员、机电装置和附属物品的重要保护作用。汽车密封条具有填补车身组成部件间的各种间歇、缝隙的作用,提高驾乘体验的舒适感和保护车体,包括车窗玻璃密封、车门密封条、装饰条、嵌条与其他密封条(行李箱盖密封条、发动机罩密封条、水箱密封条、应急门密封条等)。
汽车外水切密封条在挤出过程中,需要对骨架外层胶料进行分离,现有技术中,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手动控制内六角螺丝进出与裁刀本体上的斜面接触,达到控制裁刀位置的目的,需阶段性手动调整内六角螺丝控制裁刀位置,降低裁切加工的效率,且裁刀磨损后需要整体更换,较为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密封条局部切断裁刀结构,实现裁切加工过程中不需手动调整裁刀,提高加工效率,且刀具磨损后可直接更换刀片,简单可靠,操作方便,节约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密封条局部切断裁刀结构,包括裁刀固定板,所述裁刀固定板右部设有若干个模具连接固定孔,所述裁刀固定板左下部设有裁刀安装槽,所述裁刀安装槽后侧设有弹簧安装槽,所述裁刀安装槽左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裁刀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裁刀本体,所述裁刀本体包括裁刀安装块,所述裁刀安装块上端设有滑块,所述裁刀安装块前端可拆卸安装有裁切刀,且所述裁切刀通过通槽延伸出裁刀固定板前方,所述裁刀安装块后侧外壁接触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外壁滑动安装在所述弹簧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裁切刀外壁通过安装槽与所述裁刀安装块前端插接,所述裁切刀外壁上设有若干条防滑卡齿。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安装槽宽度大于所述压缩弹簧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裁刀安装块与所述滑块侧边处均倒角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裁切刀为单面刀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密封条局部切断裁刀结构的裁刀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汽车密封条局部切断裁刀结构的裁刀本体安装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汽车密封条局部切断裁刀结构的裁刀本体安装结构底视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汽车密封条局部切断裁刀结构的裁刀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汽车密封条局部切断裁刀结构的裁刀本体安装结构俯视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汽车密封条局部切断裁刀结构的裁刀本体安装结构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的汽车密封条局部切断裁刀结构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荣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仓荣南密封件科技有限公司;吉尔泰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武汉宜南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荣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仓荣南密封件科技有限公司;吉尔泰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武汉宜南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70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