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醯胺工程塑料改性粒子于注塑加工前免于烘干去水分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6875.6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7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乐力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3/06 | 分类号: | B29B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醯胺 工程塑料 改性 粒子 注塑 加工 免于 烘干 水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醯胺工程塑料改性粒子于注塑加工前免于烘干去水分的工艺,所述聚醯胺工程塑料改性粒子于注塑加工前免于烘干去水分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经冷却水冷却固形并挥发水分;经毛刷去水分;经风刀去水分;入包装袋包装。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融熔改性塑料冷却水冷却固形时便控制温度以保证融熔改性塑料中的水分挥发,然后通过毛刷去水分、风刀去水分,最后将融熔改性塑料中的水分含量降至0.15%以下,然后直接入包装袋包装,并能够保持融熔改性塑料中的水分含量始终在0.15%以下,使得聚醯胺工程塑料改性粒子于注塑加工前免于烘干去水分,如此便可更加省时,省电,省能源,更可以减碳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醯胺工程塑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聚醯胺工程塑料改性粒子于注塑加工前免于烘干去水分的工艺。
背景技术
聚醯胺工程塑料常称为尼龙工程塑料,因其分子链上带有醯胺官能基,所以容易与水分以及氢键结合,故极易吸水,而加工时若不把水分烘干降至一定程度以下,将会造成聚醯胺工程塑料降解,进而降低了聚醯胺工程塑料的强度等物性。
本发明技术在于改性生产时即能控制粒子的水分在标准内,且长期维持此水分标准,在拆封原包装注塑时,不需再进行烘干去水分的过程,如此可以省时,省电,省能源,更可以减碳环保。我们在此提出了一种聚醯胺工程塑料改性粒子于注塑加工前免于烘干去水分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困难,提供一种省时,省电,省能源,更可以减碳环保的一种聚醯胺工程塑料改性粒子于注塑加工前免于烘干去水分的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醯胺工程塑料改性粒子于注塑加工前免于烘干去水分的工艺,所述聚醯胺工程塑料改性粒子于注塑加工前免于烘干去水分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融熔改性塑料离开模具后经冷却水冷却固形,保持冷却过程融熔改性塑料的温度在摄氏90度以上,维持水分可以挥发的状态;
步骤二、保持温度在摄氏85度以上,将步骤一中固形后的融熔改性塑料经过去水分的毛刷,除去表面的水份;
步骤三、保持温度在摄氏85度以上,将步骤二中得到的融熔改性塑料经过风刀去除多余的水份,此时融熔改性塑料中的水分含量在0.15%以下;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融熔改性塑料直接入包装袋包装,包装袋必须在保证气体能够排出的情况下,还能够阻止并隔绝水分进入包装袋。
所述冷却水冷却固形的方法是控制冷却水温度以及融熔改性塑料通过冷却水的长度或时间,并协调控制融熔改性塑料离开冷却水时的温度。
所述包装袋上包裹有铝箔层,阻止并隔绝水分进入。
所述包装袋上设置有止回阀,允许气体排出,但阻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包装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融熔改性塑料冷却水冷却固形时便控制温度以保证融熔改性塑料中的水分挥发,然后通过毛刷去水分、风刀去水分,最后将融熔改性塑料中的水分含量降至0.15%以下,然后直接入包装袋包装,并能够保持融熔改性塑料中的水分含量始终在0.15%以下,使得聚醯胺工程塑料改性粒子于注塑加工前免于烘干去水分,如此便可更加省时,省电,省能源,更可以减碳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融熔改性塑料中的水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工艺实施前后的水分比较图。
图4是本发明工艺实施后PA6/66水分与时间变化图。
图5是本发明工艺实施后PA6/66+30%GF水分与时间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乐力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乐力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6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