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异构空间规划数据的融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4992.9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4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邱衍庆;王晖;阮浩德;陈静;马星;潘俊钳;胡琼;马力;吴进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6/25;G06F16/23;G06F16/215;G06F40/289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张帅 |
地址: | 51029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源异构 空间规划 数据 融合 方法 | ||
一种基于多源异构空间规划数据的融合方法,包括:S1、GIS数据处理与融合;S2、AutoCAD数据处理与转换;S3、地名地址匹配挂接;S4、批处理,能够高效、快速的读取、并处理不同来源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消除数据冗余、达到数据去重的目的,可最大限度的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提高效率,本发明通过智能数据处理与分析工具科学认识国土空间格局分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使国土空间功能区域进行高效划分,有利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基础性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源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针对国土资源的基于多源异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的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国土空间规划是引导国家空间发展的科学指南,是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的战略部署,是推动各级政府进行空间治理、用途管制的核心手段,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由于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是国土规划成果资料的汇总和集成,是国土规划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体现,经过多年的累积,这些数据呈现出多源、异构、多时空、多尺度、不同坐标系等特点,这导致了国土规划多源数据问题的产生,例如数据重复,由于时序数据的规律性,使得产生的具有很大的冗余性,另外,当前存在大量以国土空间规划数据为代表的空间信息以文本形式贮存,无法对应到相应的空间地理单元,难以实现文本类地理数据空间落点以及落点精度较差的问题,阻碍了相关研究和工作的开展。
目前存在的几项问题汇总如下:1、国土空间规划中的GIS数据资源丰富,数量众多,但是各种来源的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各成体系,且各渠道国土空间信息完善和丰富程度差异,位置和属性冲突。2、目前空间数据转换处理系统的能力、效率及数据处理流程还需系统化完善。3、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有许多地名的规范化角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虽然在镇区或街道办及以上的行政等级的命名中都已基本规范统一,但是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中各种业务数据对地名地址匹配准确度和效率不高的问题。4、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业务复杂、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模型规则流程复杂、阀值参数不一、指标计算耗时过长等难点。
本发明是为了实现对不同数据来源、不同存储格式、不同时空、不同尺度和不同坐标系下的数据进行无损的数据共享,实现在开放的统一标准下进行平台式数据管理,通过开发能够简便操作、实现地理类文本数据与空间坐标批量化、自动化精准对应的工具,从而提高对数据的利用效率,提高国土空间规划数据管理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不同来源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在格式、坐标参考、属性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源异构空间规划数据的融合方法,主要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
该方法首先将经过现有国土空间规划库、公开POI数据、基础测绘等自有数据为基础,形成国土空间规划母库。
其次,将其他来源的CAD、GIS、POI数据经过坐标统一后与国土空间规划母库进行空间位置和地名地址等属性信息的比对,将母库中没有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去重、融合进去,形成内容规整、信息量丰富的国土空间规划融合库。
最后进行基于空间约束关系的地点地址挂接,即使每一个POI点与对应的地点地址建立关联关系,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库的应用途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多源国土空间规划数据的高效融合,与地点地址进行挂接后,有效解决了国土空间规划数据采集工作中数据成本高、工作量大、效率和实效性低等问题,对于改善国土空间规划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时效性、现势性、专题丰富程度等具有重要数据支撑与技术支撑作用。
一种基于多源异构空间规划数据的融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GIS数据处理与融合;S2、AutoCAD数据处理与转换;S3、地名地址匹配挂接;S4、批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49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