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耦失效保护电路及电源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44174.9 | 申请日: | 202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1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钦鸿;吴庆彬;罗春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12 | 分类号: | H02H7/12;H02M3/335;H02M1/08 |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秦敏华 |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失效 保护 电路 电源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耦失效保护电路及电源系统,该光耦失效保护电路应用于电源电路,电源电路包含电源管理芯片、光耦以及其他附属电路,光耦的发光二极管的两端与其他附属电路连接,光耦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管理芯片的补偿控制端连接;光耦失效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电路;三极管电路分别与补偿控制端、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流反馈保护端连接;三极管电路在补偿控制端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导通,通过电流反馈保护端发送电平信号至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从电流反馈保护端接收到电平信号后执行保护动作。本发明可实现电源电路中光耦失效时的电路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光耦失效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是一种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的电子元器件,因其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运行条件以及外接环境的影响,光耦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老化降级,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受到影响。
在此前提下,当光耦应用到电源电路中时,由于光耦常焊接在电路板卡上,其工作在开关状态上,因此光耦的失效不易发现。而一旦光耦发生老化失效,可能导致整个电源板变压器饱和或者其他元器件损坏,因此,如何实现电源电路中光耦的失效保护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耦失效保护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耦失效不易发现导致电源板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光耦失效保护电路,所述光耦失效保护电路应用于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含电源管理芯片、光耦以及其他附属电路,所述光耦的发光二极管的两端与所述其他附属电路连接,所述光耦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补偿控制端连接,所述其他附属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控制光耦的输出电压,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基于从所述补偿控制端接收到的光耦的输出电压调整其输出的驱动信号;所述光耦失效保护电路包括:
三极管电路;
所述三极管电路分别与所述补偿控制端、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流反馈保护端连接;
所述三极管电路在所述补偿控制端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导通,通过所述电流反馈保护端发送电平信号至所述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从所述电流反馈保护端接收到电平信号后执行保护动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三极管电路包括三极管单元以及稳压单元;
所述三极管单元的集电极端与所述电流反馈保护端连接,所述三极管单元的发射极端与所述补偿控制端连接,所述三极管单元的基极端与所述稳压单元的阴极端连接;所述稳压单元的参考极端与所述补偿控制端连接,所述稳压单元的阳极端接地;
所述稳压单元在所述补偿控制端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导通,并触发所述三极管单元导通,所述三极管单元导通后通过所述电流反馈保护端发送电平信号至所述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从所述电流反馈保护端接收到电平信号后执行保护动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还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参考电压输出端连接;
所述三极管电路包括三极管单元以及稳压单元;
所述三极管单元的集电极端与所述电流反馈保护端连接,所述三极管单元的发射极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补偿控制端连接,所述三极管单元的基极端与所述稳压单元的阴极端连接;所述稳压单元的参考极端与所述补偿控制端连接,所述稳压单元的阳极端接地;
所述稳压单元在所述补偿控制端的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导通,并触发所述三极管单元导通,所述三极管单元导通后通过所述电流反馈保护端发送电平信号至所述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从所述电流反馈保护端接收到电平信号后执行保护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41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