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防撞缓冲装置的多功能护栏抢修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3823.3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2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许德金;高明;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长江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14 | 分类号: | B60P3/14;B60S9/10;B60Q1/30;B60Q1/46;B60R19/02;E01F15/10;E01F9/669;E01F9/615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周建武 |
地址: | 21005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防撞 缓冲 装置 多功能 护栏 抢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防撞缓冲装置的多功能护栏抢修车,包括移动车体、护栏抢修装置和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安装在移动车体上并且相对移动车体转动,护栏抢修装置转动设置在旋转装置上并且由仰卧油缸驱动相对旋转装置翻转,还包括防撞缓冲装置,防撞缓冲装置转动安装在移动车体的车尾处,移动车体的尾部安装有翻转油缸,翻转油缸与防撞缓冲装置连接,用于在使用状态下驱动防撞缓冲装置翻转至水平状态并在使用完成后驱动防撞缓冲装置翻转至竖直状态。本发明具备防撞缓冲功能,在使用时不需再单独配备一台防撞缓冲车,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防撞缓冲装置的多功能护栏抢修车,属于道路防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道路养护施工中,施工车辆、养护人员、处理事故的交警等情况被碰撞刮擦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的将会造成前方作业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对追尾的车辆及驾乘人员也容易造成严重伤害,随着防撞缓冲车的问世,施工作业时,将其停放在施工区域的后方,如果有车辆没看到施工区域追撞过来,那么防撞缓冲车的缓冲垫就可以吸收撞击能量,保障前方施工人员的安全。
以上方法虽然能解决施工作业要求和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但是由于每次外出施工作业都需要同时开出养护车辆和防撞缓冲车,增加了人员数量和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防撞缓冲装置的多功能护栏抢修车,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高等级公路防撞护栏进行打桩、拔桩和钻孔时,需要单独配备防撞缓冲车而成本较高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带防撞缓冲装置的多功能护栏抢修车,包括移动车体、护栏抢修装置和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安装在移动车体上并且相对移动车体转动,护栏抢修装置转动设置在旋转装置上并且由仰卧油缸驱动相对旋转装置翻转,还包括防撞缓冲装置,防撞缓冲装置转动安装在移动车体的车尾处,移动车体的尾部安装有翻转油缸,翻转油缸与防撞缓冲装置连接,用于在使用状态下驱动防撞缓冲装置翻转至水平状态并在使用完成后驱动防撞缓冲装置翻转至竖直状态。本发明在护栏抢修车上设置防撞缓冲装置,只需一辆车就可以满足施工要求,不需要单独再配备一台防撞缓冲车,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也减少停放防撞缓冲车的时间,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在有车辆不慎对本发明产生撞击时,本发明的防撞缓冲装置吸收撞击能量,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防撞缓冲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旋转固定耳板和缓冲包装置,旋转固定耳板设置在移动车体的尾端,缓冲包装置的一端与旋转固定耳板转动连接,翻转油缸的缸体转动安装在移动车体上,翻转油缸的活塞杆与缓冲包装置铰接,翻转油缸的活塞杆伸长或者收缩用于驱动缓冲包装置翻转。本发明设置施转固定耳板,方便本发明中的缓冲包装置与移动车体的转动安装,也避免缓冲包装置在翻转中由移动车体产生的干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后防护装置,后防护装置设置在缓冲包装置上,后防护装置包括两根以上的连接杆和一根水平防护杆,连接杆的一端与缓冲包装置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水平防护杆连接,在缓冲包装置翻转至竖直状态时,水平防护杆位于缓冲包装置的下方。本发明设转走后防护装置,在正常行驶,即不施工的状态下,防撞缓冲装置为竖直状态,本发明中的后防护装置可有效的避免后方车两向前伸入本发明中移动车体的下方,提高本发明行车时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翻转油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翻转油缸的活塞杆均与缓冲包装置铰接,并且两个翻转油缸的活塞杆同步伸缩。本发明采用两个活塞杆同时伸缩的翻转油缸驱动缓冲包装置翻转,使缓冲包装置的受力更均匀,更有利于缓冲包装置的翻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移动车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防护围栏,防护围栏的底端与移动车体固定连接,旋转装置位于左右两侧的防护围栏之间。本发明设置防护围栏,可有效的避免放置在移动车体上的物体掉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长江交通设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长江交通设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3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