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废酸处理铝灰的以废治废填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3413.9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1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琪;许仕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尔木弘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1/00 | 分类号: | B09B1/00;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百年育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68 | 代理人: | 龙钰 |
地址: | 816099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酸处理 废治废填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废酸处理铝灰的以废治废填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二次铝灰投入混合机中,开启混合机慢速转动,同时向混合机中喷洒废酸溶液,使其废酸溶液与二次铝灰均匀混合;控制二次铝灰与废酸溶液的混合物PH值在7~9之间,在10~40℃的条件下,混合60~300min,复测混合物PH值无变化,得到符合填埋标准的混合铝灰渣。本发明采用采用以废治废,利用废酸溶液与二次铝灰二者的物料特性,经二者混合,铝灰中的废氨气和废盐酸或废硫酸中的氯根和硫酸根反应生成氯化铵或硫酸铵,即消除了二者的危险性又节约了处置成本,实现了废物的重新利用,混合物不需要再采用防渗防漏防挥发的包装物,可直接填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灰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废酸处理铝灰的以废治废填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解氧化铝、金属铝熔铸以及再生铝的加工过程中均会产生铝灰渣,铝灰渣进行缩合利用后剩余的二次铝灰,pH=11,因其含有氨味,填埋后会逐渐释放出氨气,造成二次环境污染。铝灰渣作为一种工业废渣,成分复杂,堆积填埋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危害的主要类型包括重金属污染、粉尘污染和气体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根据最新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0修订稿)》,铝灰渣属于有色金属冶炼废物(HW48),危险特性为TR,铝灰渣的存放、运输、处置都要求按照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制度和程序实施,不得跨境转移和由无资质的企业机构处置。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盐酸或废硫酸,其pH=1,为强腐蚀性溶液,如填埋后会逐渐释放出盐酸气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其强酸性也会腐蚀其它填埋物。
以上二种废物,如单独填埋都必须实施严密的包装,进行严格的防渗防漏防气体挥发的措施和设施,不但投入成本高,而且还存在巨大的环保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业废酸处理铝灰的以废治废填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废酸处理铝灰的以废治废填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选取铝灰渣、工业废酸作为原料,并对原理进行分散保存,对铝灰渣进行深加工处理,铝灰渣处理步骤如下:
A10、将铝灰渣(一次铝灰)通过带有强磁的筛网,不能通过筛网的大块,人工进行破碎,筛选出无法破碎的金属铝块,强磁筛网筛选出铁丝、螺钉等铁质杂质;
A20、过筛后的铝灰渣通过分级设备将铝粒和铝灰分离,将分离出来的铝灰移至粉碎机内,并对其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完之后即为待处理的二次铝灰,备用;
步骤S20:将二次铝灰投入混合机中,开启混合机慢速转动,同时向混合机中喷洒废酸溶液,使其废酸溶液与二次铝灰均匀混合;
步骤S30:将二次铝灰与废酸溶液的混合物PH值控制在7~9之间,在10~ 40℃的条件下,混合60~300min,复测混合物PH值无变化,得到符合填埋标准的混合铝灰渣;
步骤S40:将处理好的混合铝灰渣从混合机中取出,通过运输设备运输至填埋场地进行填埋处理。
所述在步骤S10中,工业废酸可为盐酸溶液或硫酸溶液,其中盐酸溶液中盐酸含量为10~15%,硫酸溶液中硫酸含量为10~12%。
所述在步骤S20中,废液喷洒方式为高位槽通过自流喷淋方式喷入混合机。
所述在步骤S30中,二次铝灰与废酸溶液通过化学反应得出混合铝灰渣并生产废气,将废气通过过滤处理器冷却降至0℃收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采用以废治废,利用二者的物料特性,经二者混合,铝灰中的废氨气和废盐酸或废硫酸中的氯根和硫酸根反应生成氯化铵或硫酸铵,即消除了二者的危险性又节约了处置成本,实现了废物的重新利用,混合物不需要再采用防渗防漏防挥发的包装物,可直接填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尔木弘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格尔木弘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34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