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别麦冬产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2540.7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6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彭昕;钱四化;郑建萍;王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别 麦冬 产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麦冬产地的方法,包括:提供一系列不同pH值的包含金属指示剂的溶液作为检测液,其中pH值的范围为2~12;将一系列所述检测液分别置于阵列传感器的各传感单元中,制得比色阵列传感器;以及,将待测麦冬的块根提取液加入所述比色阵列传感器并与其中的检测液混合反应,通过观测混合反应体系的颜色变化并借助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而实现对麦冬产地的鉴别。本发明提供的鉴别麦冬产地的方法,具有简单、高通量、准确等优点,为拓展比色阵列传感技术在道地中药材鉴别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并对形成基于产地模型的中药通用鉴别方法有积极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产地鉴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别麦冬产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属百合科沿阶草属药用植物,以块根入药,具有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之功,是我国重要的常用大宗中药材品种。麦冬主要栽培于浙江和四川两省,分别俗称“浙麦冬”和“川麦冬”。浙麦冬是传统优质道地药材,是“浙八味”之一,主产于宁波慈溪、杭州笕桥等地。《本草纲目》中对浙麦冬的品质已有极高的评价:“浙中来者甚良。”浙麦冬需栽后第四年(栽培三周年)才可采收而川麦冬移栽后第二年(栽培一周年)即可采收。由于两地长期的生态条件、种植方式以及生长年限等不同,川麦冬和浙麦冬在表型性状、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含量上存在明显不同,浙麦冬药材具有明显的清香气味,检测表明挥发性成分含量明显较川麦冬高。与川麦冬相比,浙麦冬中含有的特征性成分龙脑次苷和龙脑苷分别具有抑制I/R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抑制由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细胞凋亡等功效。
浙麦冬药材产量过低,种植收益较差,种植面积急剧萎缩,已无法保证全国市场供应,也严重影响了浙麦冬道地药材的临床应用。而川麦冬栽培面积却逐年扩大,约占全国麦冬总产量的70%,主导着国内麦冬的主流趋势和行情。如再不建立麦冬产地鉴别和质量评价体系,以实现优质优价,恢复农民种植浙麦冬的积极性,若干年后作为浙江的道地药材,浙麦冬将有可能消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别麦冬产地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鉴别麦冬产地的方法,其包括:
提供一系列不同pH值的包含金属指示剂的溶液作为检测液,其中pH值的范围为2~12;
将一系列所述检测液分别置于阵列传感器的各传感单元中,制得比色阵列传感器;
以及,将待测麦冬的块根提取液加入所述比色阵列传感器并与其中的检测液混合反应,通过观测混合反应体系的颜色变化并借助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而实现对麦冬产地的鉴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鉴别麦冬产地的比色阵列传感器,其包括检测液及传感单元,其中所述用于鉴别麦冬产地的比色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系列不同pH值的包含金属指示剂的溶液作为检测液,其中pH值的范围为2~12;
以及,将一系列所述检测液分别置于阵列传感器的各传感单元中,制得用于鉴别麦冬产地的比色阵列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首次将比色阵列传感技术实现了在麦冬产地鉴别方面的应用;
(2)本发明提供的鉴别麦冬产地的方法,鉴别度快,只需要5-10min,且准确性好、高通量;
(3)本发明提供的鉴别麦冬产地的方法,不需要复杂昂贵的仪器,成本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中医院,未经宁波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2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低温高锰钢焊丝、焊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截骨导板及其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