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携能通信编码与解码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2528.6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7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诚;叶志浩;于炎娟;黄靖;孙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H02J50/80;H02J50/12;H02J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郑飞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充电 系统 通信 编码 解码 方法 | ||
1.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携能通信编码与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利用输出功率的最小波动范围和最小识别精度,计算出系统在携能通信时的功率波动子区间个数;
步骤2,根据子区间个数确定携能通信编码规则,继而为每一个子区间建立进制信息映射关系;
步骤3,在编码过程中,根据子区间的进制信息映射关系,并结合输出功率控制电路,完成从既定信息数据到输出功率变化的编码;在解码过程中,根据传感器接收到的输出功率变化情况,结合编码规则与子区间进制信息映射关系实现从输出功率变化到既定信息数据的解码;
其中,利用输出功率的最小波动范围和最小识别精度,计算出系统在携能通信时的功率波动子区间个数具体为:
根据输出功率允许的波动范围和输出功率最小识别精度,将输出功率允许的波动区间划分为多个波动范围一致的子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携能通信编码与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输出功率允许的波动区间和输出功率最下识别精度,将输出功率允许的波动区间划分为多个波动范围一致的子区间具体为:
令无线充电系统在某应用场景下被允许的波动范围为σb,输出功率为Pout,那么输出功率允许的波动范围为:
ΔP=±Poutσb
根据选用检测器件不同,假设系统能够识别的最小功率变化为Pmin,Pmin即输出功率最小识别精度,则将输出功率的波动范围平均划分为N个子区间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携能通信编码与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根据子区间个数确定携能通信编码规则具体为:
将计算机语言中的进制规则与子区间个数相对应,根据子区间的个数确定相应的计算机进制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携能通信编码与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根据子区间的进制信息映射关系,并结合输出功率控制电路,完成从既定信息数据到输出功率变化的编码具体包括:
先将待传输数据转换成ASCII码,再根据对应的进制规则,将包含通信信息的ASCII码转换成相应进制形式的计算机语言,然后根据子区间的进制信息映射关系,形成输出功率控制指令集,使得无线充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在运行范围内有规则的波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携能通信编码与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传感器接收到的输出功率变化情况,结合编码规则与子区间进制信息映射关系实现从输出功率变化到既定信息数据的解码具体包括:
通过传感器测量输出功率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子区间的进制信息映射关系,为每一次输出功率的变化赋值相应编码规则下的计算机语言,然后将获得的计算机语言转换成ASCII码,最后利用ASCII码对应关系,解码通信信息。
6.一种无线充电系统携能通信编码与解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子区间计算模块、映射关系建立模块、编码模块和解码模块;
所述子区间计算模块用于利用输出功率的最小波动范围和最小识别精度,计算出系统在携能通信时的功率波动子区间个数;
所述映射关系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子区间个数确定携能通信编码规则,继而为每一个子区间建立进制信息映射关系;
所述编码模块用于在编码过程中,根据子区间的进制信息映射关系,并结合输出功率控制电路,完成从既定信息数据到输出功率变化的编码;
所述解码模块用于在解码过程中,根据传感器接收到的输出功率变化情况,结合编码规则与子区间进制信息映射关系实现从输出功率变化到既定信息数据的解码;
其中,所述子区间计算模块利用输出功率的最小波动范围和最小识别精度,计算出系统在携能通信时的功率波动子区间个数具体为:根据输出功率允许的波动范围和输出功率最小识别精度,将输出功率允许的波动区间划分为多个波动范围一致的子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25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