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亮膜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2454.6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6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F1/1335;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亮膜 显示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增亮膜及显示装置。增亮膜包括基材和位于基材上的微结构层,微结构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高度棱镜和多个独立设置的第二高度棱镜,各个第一高度棱镜和各个第二高度棱镜均呈规则的图案排布,各个第二高度棱镜的高度为hsubgt;2/subgt;,各个第一高度棱镜的高度为hsubgt;1/subgt;,hsubgt;1/subgt;大于hsubgt;2/subgt;。采用该增亮膜的显示装置,可以更加精确控制出光,减少了光线漏出,减少了显示的图像边缘区域的模糊,提高了采用上述增亮膜的显示装置的对比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背光显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增亮膜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受限于像素漏光现象,和新型显示技术对比,对比度已成短板,为此液晶显示技术逐渐发展出分区背光方法,将背光光源LED阵列分区调控,对高灰度区域和低灰度区域分别调控不同亮度的背光,可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像素漏光现象,提高显示对比度。但背光源分区调控技术的显示效果随分区数量呈正相关变化,分区越多,实现技术越难,成本越高,受限于此,目前需要一种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亮膜及显示装置,高效地减轻液晶显示像素漏光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增亮膜,增亮膜包括基材和位于基材上的微结构层,微结构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高度棱镜和多个独立设置的第二高度棱镜,各个第一高度棱镜和各个第二高度棱镜均呈规则的图案排布,各个第二高度棱镜的高度为h2,各个第一高度棱镜的高度为h1,h1大于h2。
进一步地,h1小于2h2,优选地,h1小于1.5h2。
进一步地,基材的厚度为h0,第一高度棱镜的横向宽度为d1,第二高度棱镜的横向宽度为d2,相邻的两个第一高度棱镜的横向距离大于等于
进一步地,d1=d2。
进一步地,基材包括一层或多层。
进一步地,微结构层的材料为PMMA。
进一步地,基材中包括量子点。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分区控制的背光光源,增亮膜,以及含多个像素点阵列的显示层,增亮膜为上述任一种增亮膜。
进一步地,显示装置为直下式显示装置或者侧入式显示装置。
进一步地,包括多个分区控制的背光光源,还包括光学器件,光学器件可对分区控制的背光光源发出的光进行二次分区,从而在显示装置工作时形成多个二次分区的背光,二次分区的密度高于背光光源的初始分区的密度。
应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棱镜结构可实现光线的接近垂直或垂直于增亮膜表面出射,第二高度棱镜的高度高于第一高度棱镜的高度,因此可实现对部分光线的扩散的反射性阻挡,实现对背光的进一步分区,或者称二次分区。从而更加精确控制出光,减少了光线漏出,减少了显示的图像边缘区域的模糊,提高了采用上述增亮膜的显示装置的对比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的直下式显示装置的横截面结构及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2示出了另一种现有技术的直下式显示装置的横截面结构及显示效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2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