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杆强度、密封试验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2407.1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5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华;张德纯;丁代华;黄仕友;赵万岳;杨秀军;邓少波;简洪健;杨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M3/02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杆 强度 密封 试验 夹具 | ||
一种活塞杆强度、密封试验夹具,包括:芯轴和斜孔封盖结构;斜孔封盖结构套设在活塞杆杆体上用于封盖活塞杆的斜孔;芯轴穿设在活塞杆通孔上,芯轴的外圆柱面与活塞杆通孔的内孔面之间具有间隙,在芯轴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用于注入压力介质的注入口,所述注入口与所述间隙连通;在所述芯轴的左端设置有左封挡结构用于对活塞杆的杆体左端面进行封挡;在芯轴的右端设置有右封挡结构用于对活塞杆的活塞环右端面进行封挡。在进行试验时,只需将芯轴、斜孔封盖结构、左封挡结构、右封挡结构与活塞杆进行装配,通过注入口注入压力介质即可对活塞杆进行强度、密封试验,操作简单方便,解决了由于活塞杆为薄壁结构、具有多个斜孔造成试验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验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塞杆强度、密封试验夹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活塞杆是航空发动机上液压作动筒单元中的的关键零件,活塞杆包括杆体和杆体右端的活塞头,杆体与活塞头为一体式成型结构,在活塞头右侧中心位置处镶嵌有活塞环,该活塞环与活塞头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对活塞杆进行强度、密封性能试验时,需要将具有一定压力介质充入活塞杆的内腔中进行强度和密封性试验,不允许活塞杆发生损坏或者泄露。
由于活塞杆为两端敞开状的中空结构、杆体为薄壁结构、且在活塞头的左侧面上有多个斜孔连通至活塞杆的通孔,这增加了活塞杆强度、密封性试验的难度。目前没有针对上述活塞杆进行强度、密封试验的专用试验夹具,造成活塞杆试验困难,导致生产停滞现象。提供一种针对上述活塞杆进行强度、密封试验的夹具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活塞杆强度、密封试验夹具,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活塞杆强度、密封试验夹具,包括芯轴和斜孔封盖结构;所述斜孔封盖结构套设在活塞杆的杆体上用于封盖活塞杆上活塞头左侧面上的斜孔;所述芯轴穿设在活塞杆通孔上,所述芯轴的外圆柱面与活塞杆通孔的内孔面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芯轴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用于注入压力介质的注入口,所述注入口与所述间隙连通;在所述芯轴的左端设置有左封挡结构用于对活塞杆的杆体左端面进行封挡;在芯轴的右端设置有右封挡结构用于对活塞杆的活塞环右端面进行封挡。
优选地,所述斜孔封盖结构包括套设在活塞杆杆体上的套筒和密封垫,所述套筒的右侧设置有敞口状的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活塞头,所述密封垫设在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与所述活塞头的左侧面之间;在所述活塞头右侧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套筒采用螺纹连接;在所述锁紧螺母上设置有空开孔。在锁紧螺母上设置空开孔形成右封挡结构的容置空间,便于右封挡结构的安装与拆卸。
优选地,在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活塞头右端面之间设置有压环,所述压环材质的硬度低于所述活塞头材质的硬度。设置压环可以调节锁紧螺母与活塞头之间的间距以保证更好地对所述套筒进行拉紧,同时压环材质的硬度低于所述活塞头材质的硬度以避免在进行锁紧的过程中避免对活塞头造成压伤,有效地保护了活塞头。
优选地,所述注入口为设置在所述芯轴左端面上的沉孔,在芯轴上设置有与所述沉孔相垂直的侧孔,所述沉孔通过侧孔与所述间隙连通。
优选地,所述注入口处芯轴的外圆上设置有螺纹用于连接压力介质注入装置。采用螺纹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优选地,所述左封挡结构包括左密封圈和设置在所述芯轴上的环形凸台;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活塞杆杆体左端面与环形凸台右端面之间;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芯轴为一体式成型结构。环形凸台与芯轴采用一体式车削加工成型,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优选地,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左密封圈的外径;所述左密封圈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活塞杆上杆体的外径。采用采用该结构可以更好地保证环形凸台对左密封圈压紧面积,以及左密封圈对活塞杆上杆体左端面的密封接触面积,进一步保证左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优选地,所述右封挡结构包括套设在所述所述芯轴右端上的右密封圈和压紧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24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舰载光学平台被动隔振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下密封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