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雾化恒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1644.6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9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璐;邸莹;冶春娟;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正华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1 | 代理人: | 傅晓 |
地址: | 71006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雾化 恒温 装置 | ||
1.一种智能雾化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器(200),所述雾化器(200)的出气端连通有雾化面罩(300),所述雾化器(200)的进气端连通有恒温气源机构(100);
所述恒温气源机构(100)包括有一个壳体(1),所述壳体(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
其中,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分别通过管道一(131)和管道二(141)与进气口(101)连通的加热仓(13)和混合仓(14)、所述加热仓(13)和混合仓(14)通过一管道三(143)连通;且所述混合仓(14)通过一管道四(142)连通所述出气口(102);
所述管道一(131)和管道二(141)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一和控制阀门二;所述加热仓(13)内设置有电加热模块(132);
所述混合仓(14)一内侧壁上设置有与管道一(131)和管道二(141)连通的开口一和开口二;且该内侧壁上设置有罩设住开口一和开口二的锥形罩(16),所述锥形罩(16)的端部设置有直管(17);
所述直管(17)的两端口处分别固定有一个固定架(171),两所述固定架(171)之前连接有一个轴杆(172),所述轴杆(172)的外周侧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一轴承(173),所述轴承(173)的外周侧设置有扇叶(174);所述混合仓(14)内还设置有均流板(18)和滤板(19);所述均流板(18)和滤板(19)平行设置;
所述均流板(18)上设置有若干均流孔(181);
所述滤板(19)包括矩形框架、以及包裹在矩形框架两侧的滤布;所述均流孔(181)包括设置在均流板(18)两侧且呈同心结构的孔一(1801);
位于两所述孔一(1801)之间的均流板(18)内设置有与孔一(1801)呈同心结构的孔二(1802);
所述孔一(1801)和孔二(1802)之间设置的均流板(18)内设置有收缩通道(1803);
其中,所述孔二(1802)的直径为孔一(1801)直径的1.5-2.2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雾化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端连通所述进气口(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雾化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一个通过管道五(151)与进气口(101)连通的管体(15),所述管体(15)内设置有一个多孔隔板(152),位于所述多孔隔板(152)靠近进气口(101)的一侧的管体(15)内填充有吸附颗粒(153);位于所述多孔隔板(152)另一侧的管体(15)内壁上安装有紫外线灯珠(154);
且所述管体(15)的另一端分别连通管道一(131)和管道二(141);
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与紫外线灯珠(154)电连接的蓄电池,且蓄电池电连接电加热模块(132)、气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雾化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200)包括主体(2),所述主体(2)内设置有药液腔(20),所述药液腔(20)下方设置进气通道(29),所述药液腔(20)的底部设置有柱体,所述柱体的底端设置有一个锥形收缩部(24),所述锥形收缩部(24)的底端设置有与进气通道(29)连通的气流窄道(25);
所述柱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气流窄道(25)连通的腔体(27),所述柱体的顶端端面上还设置有与腔体(27)连通的雾化喷孔(28);
位于所述气流窄道(25)周侧的柱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两毛细管道(26),所述毛细管道(26)连通药液腔(20)的底部盛液区和所述腔体(27);
所述主体(2)顶端设置加液口(22),所述主体(2)顶部一侧设置有排气口(21);
位于所述加液口(22)正下方的药液腔(20)内设置有倾斜设置的挡雾板(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雾化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处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一和温度传感器二;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一和温度传感器二连接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连接控制阀门一和控制阀门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16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流降温降噪装置及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生物安全实验室远程运维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