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生物质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40000.5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1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剑;廖晶晶;邓霜琪;杜官本;张俊;王辉;彭晋达;廖岽森;吴海柱;杨福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89/00 | 分类号: | C08L89/00;C08L1/04;C08J5/18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生物 质膜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生物质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以干酪素作为膜材料的基底原料,通过采用微晶纤维素和单宁对干酪素进行交联改性处理,得到一种具有优异力学强度和延伸极限的蛋白膜,制得的膜材料可降解,综合性能好,应用范围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生物质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几十年来,不可降解的传统包装材料已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据统计,世界上每年产生超过3亿吨的塑料垃圾,其中约79%是被填埋堆积到自然界中,其中食品塑料包装废弃物占很大比例。近年来,随着外卖、快递物流等行业的迅猛发展,短期使用的塑料包装袋消耗量剧增,进一步加剧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绿色包装材料通常是以可再生原料通过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网格结构的薄膜,这些生物质薄膜在自然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可以完全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绿色包装材料的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阔,主要包括纤维素衍生物类、聚酰胺类、聚酯类、聚烯烃类、乙烯类聚合物、含硅聚合物和含氟聚合物等。其中应用研究最早、应用最多的生物质膜材料为纤维素类膜材料。生物质膜材料虽然具有可再生、生物相容性较好,且废弃后能完全降解等优点,但是,生物质膜材料很难同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成膜性、热稳定性、抗污染性、化学稳定性、耐酸碱性和较好的机械强度等优点,因此需要对生物质膜材料进行改性处理,现有技术主要包括成膜前的化学改性、接枝共聚、交联等手段;成膜后的表面改性,如等离子体处理、表面刻蚀、表面化学反应、表面分子组装、表面物理涂覆、表面接枝改性等。
申请号为CN201110185437.3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可食性干酪素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及在烤肉中的保鲜应用,其中,采用干酪素作为成膜的基质材料,干酪素溶于水后通过分子中的氢键、疏水键、配位键、共价键等与其他辅料发生反应,可形成复合保鲜膜。但该方法是在酸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干酪素的溶解和成膜液的配制,制备的膜虽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但延伸极限比较有限,最高仅为20%。
申请号为CN201611242806.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分子塑料薄膜配方及制备工艺,原料组成为:聚乙烯、聚丙烯、羧甲基纤维素钠、氧化聚乙烯蜡、乙烯醚、干酪素、蒙脱石粉、降解材料、降解酶粉、润滑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发泡剂、酸碱调节剂、微晶石蜡。但聚乙烯所需的降解时间很长,在大量消耗塑料包装袋的前提下,降解时间过长,导致消耗量远大于降解量,同样会对环境造成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生物质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一种高强度生物质膜材料,其组成按重量份计包括:干酪素6份、改性剂0.5-3份、氧化剂5-10份、塑化剂1-3份、水100-200份。
进一步,所述的改性剂为微晶纤维素、单宁的其中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所述的微晶纤维素,其用量按重量份计为0.5-2份,单宁的用量按重量份计为0-1份。
进一步,所述的氧化剂为高碘酸钠,塑化剂为丙三醇。
2、上述高强度生物质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微晶纤维素溶于蒸馏水中,加入氧化剂,混合搅拌,得到氧化微晶纤维素,再加入单宁混匀,置于50-80℃恒温水浴中搅拌10-30min,得到改性增强体;
(2)将干酪素溶解于碱溶液中,使体系pH值在8-11范围内,搅拌均匀,得到基底液;
(3)将改性增强体与基底液混合搅拌均匀10min后加入塑化剂,升温至60-80℃,于恒温水浴中搅拌20-40min,直至均匀成为树脂膜液,冷却消泡后,倒入模具中浇筑成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林业大学,未经西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0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