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等原子比CoCrFeNiMox 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3035.6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4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润;高雪峰;刘桐;方虹泽;王亮;苏彦庆;郭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0/00 | 分类号: | C22C30/00;C22C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子 cocrfenimo base sub | ||
非等原子比CoCrFeNiMox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等原子比的CoCrFeNiMox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高熵合金塑性较差,从而制约塑性加工的问题,本发明合金表达式为CoCrFeNiMox,其中x为0、2或4,按照原子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组分构成:Mo为0%~20%、Co为10%~40%、Cr为10%~40%、Fe为10%~25%、Ni为10%~25%,以上各组分原子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应用于高熵合金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oCrFeNiMox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性加工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其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金属材料经过不同的加工过程会导致金相组织的不同变化,进而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利用工件的塑性变形,是实现金属塑性加工的主要途径,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金属材料塑性变形能力强,则充型能力强,可成形出复杂形状的工件;可将多道次的塑性成形改为一次成形,提高了材料利用率。而金属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变形温度和变形速度等是影响金属塑性的主要因素。以钢为例,如果在其化学成分中,含过多的碳量,那塑性就很差。同时在通常情况下,合金成分与塑性成正比,其含量大,塑性也就愈差,特别是硅、锰等元素影响巨大,此外,钢中磷、硫,氮等杂质含量如果不断的增加,那也同样可能会导致塑性的降低。目前,可通过合金成分设计来改善金属材料的塑性加工成形能力。
2004年,由叶均蔚和Cantor等人提出了多主元高熵合金这一新型合金设计理念,开辟了合金研究的新领域。这一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合金的设计理念。由于多主元特性,使合金体系具有高的混合熵值、大的晶格畸变和缓慢的原子扩散能力,从而导致高熵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易于形成固溶体相。高熵合金自提出以来,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强韧性、硬度、抗磨损性、抗疲劳性、高温抗软化性、耐磨性能等,作为结构材料有望在航空航天,工业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现有的高熵合金由于塑性低,导致可加工性较低,不利于合金的加工变形,因此,研究一种高性能的变形高熵合金,为今后塑性加工技术领域提供更好的加工材料,进一步促进了高熵合金的实际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高熵合金塑性较差,导致可加工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非等原子比的CoCrFeNiMox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非等原子比的CoCrFeNiMox高熵合金的表达式为CoCrFeNiMox,其中x为0、2或4,按照原子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组分构成:Mo为0%~20%、Co为10%~40%、 Cr为10%~40%、Fe为10%~25%、Ni为10%~25%,以上各组分原子百分比之和为100%。
本发明一种非等原子比的CoCrFeNiMox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按原子百分比Mo为0%~20%、Co为10%~40%、Cr为10%~40%、Fe为10%~25%、 Ni为10%~25%的比例称取Mo、Cr、Fe、Co和Ni,得到原材料;其中各组分原子百分比之和为100%;
二、对原材料和钛块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原材料按从下至上为Mo、Cr、Fe、Co、 Ni的顺序加入到熔炼炉的坩埚中,然后在熔炼炉的另一个坩埚中加入50-70g的钛块,再将熔炼炉抽真空后充入氩气进行保护熔炼,冷却后,得到纽扣锭样品;
三、将纽扣锭样品反复熔炼为5-10次,冷却得到非等原子比的CoCrFeNiMox高熵合金;其中每次熔炼时将纽扣锭样品翻面,保持熔融状态10s-50s。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3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绳索驱动的机器人末端执行抓手
- 下一篇:一种制备改性粉煤灰的装置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