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2937.8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9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董昶钊;刘鹍鹏;郭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56 | 分类号: | H04B7/0456;H04B7/045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N个频域单元中部分频域单元的预编码矩阵,终端设备根据N个频域单元中部分频域单元的预编码矩阵,确定N个频域单元中每个频域单元的预编码矩阵。提高MIMO系统的性能和信道估计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信道在频域具有频率选择性衰落。当带宽处于相干带宽内时,可以视信道为大致平坦,当带宽超过相干带宽时,信道将不再平坦,信道响应随着频率变化。因此,为了最佳的适配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特征,预编码也需要随着频域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
对于频率选择性衰落较为严重的信道环境,更小的预编码频域粒度有助于最佳的适配信道变化,最大化克服流间干扰和用户间干扰,从而可以提高MIMO系统的性能。然而,对于接收端信道估计,更大的预编码频域粒度可以保证更大的频域粒度内信道连续,从而可以更好地联合更大的带宽进行信道估计,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提升信道估计精度。因此,如何既能实现小频域粒度的预编码,又能保证接收端信道估计的能力,以便可以提高MIMO系统的性能和信道估计精度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MIMO系统的性能和信道估计精度。
第一方面公开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下面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预编码矩阵,所述M个预编码矩阵为N个频域单元中M个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所述N个频域单元为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频域单元,M为大于1的整数,N为大于M的整数;根据所述M个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N个频域单元对应的N个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上行传输中引入更小频域粒度(即频域单元)的预编码,不同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不同,且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频域单元对应的等效信道在幅度和相位上是连续变化地,因此,可以既实现小频域粒度的预编码,又保证接收端信道估计的能力,从而可以提高MIMO系统的性能和信道估计精度。此外,由于网络设备只需要指示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频域单元中部分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减少指示开销,节约传输资源。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指示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频域单元中部分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恢复出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所有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从而可以保证等效信道的幅度和相位的连续。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M个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N个频域单元对应的N个预编码矩阵,包括:根据所述M个预编码矩阵和所述M个频域单元的频域位置,确定所述N个频域单元对应的N个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指示的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频域单元中部分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和这部分频域单元的频域位置,准确地恢复出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所有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实现更小频域粒度的上行预编码有利于适配信道频选特征,提升MIMO系统整体性能。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M个预编码矩阵和所述M个频域单元的频域位置,确定所述N个频域单元对应的N个预编码矩阵包括:根据所述M个预编码矩阵中每个预编码矩阵中第i行且第j列的值以及所述M个频域单元的频域位置,确定所述N个频域单元中每个频域单元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中第i行且第j列的值。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预编码矩阵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个预编码矩阵中部分元素或全部元素的量化幅度和量化相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9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