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鼠类防控系统的打标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2800.2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1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于德波;花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德波;花立民 |
主分类号: | A01K11/00 | 分类号: | A01K11/00;A01K67/02;G01D21/02;G05B19/042;G08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陈宾宾 |
地址: | 265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鼠类 系统 模块 | ||
本发明由于利用鼠类的生活习性、活动特点,提供了一种智能鼠类防控系统的打标模块,包括盗食区、活动区、标记探测器、红外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推进器;所述活动区由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组成,所述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开口相对构成圆锥筒,所述圆锥筒入口直径大于出口(盗食口)直径,所述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分别与齿轮箱、伸缩气缸连接,所述伸缩气缸固定在圆锥筒两侧,所述圆锥筒上设有推进器,所述盗食区与所述圆锥筒出口(盗食口)相连通,所述红外传感器设在盗食区或者活动区中,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盗食区和/或活动区下方。当鼠类进入壳体后,由壳体内的鼠类标记探测器探测鼠类是否打标,然后快速完成打标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鼠类防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鼠类防控系统的打标模块。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多样且复杂,导致鼠类种类众多。在鼠类防控领域,对目标鼠类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是重要的防控手段和防控依据。当前的鼠类监测方法缺乏大尺度监测的技术手段与能力,无法有效统一分析监测数据,难以建立有效的害鼠动态预测预报模型。目前采用的是标记重捕法有很大的不足和制约,仅在能在研究领域有限的应用,严格意义上来说标记重捕法不适合也难以在鼠类防控领域的大面积应用。标记重捕法的缺点:
捕获工具制约大。传统的捕获工具为鼠笼,容易误捕其他小动物,容易伤害鼠类、鼠类天敌和其他小动物。受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捕获到的动物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死亡。同时鼠类天敌等动物要么破坏鼠笼,要么被鼠笼伤害。
需要人工定期巡视。因为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时候捕获,需要人工不间断定期巡视。
标记方法单一,制约大、成本高。目前可采用的标记方法为体外挂环和体内注射射频芯片两种。挂环容易脱落,并影响鼠类活动;注射射频芯片成本高昂,且两种方法都需要人工参与,增加了成本和安全风险。
需要人工测量体重、检测标记。
要二次捕捉。不仅时效性难以掌控,且要重复第一次的工作量。
目前,尚缺乏简便高效、安全可靠、成本低廉,能够大范围推广和使用的鼠类标记、识别的装置或者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鼠类防控系统的打标模块,对鼠类进行标记、识别。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鼠类防控系统的打标模块,包括盗食区、活动区、标记探测器、红外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推进器;所述活动区由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组成,所述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开口相对构成圆锥筒,所述圆锥筒入口直径大于出口直径,所述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分别与伸缩气缸连接,所述伸缩气缸固定在圆锥筒两侧,所述圆锥筒上设有推进器,所述盗食区与所述圆锥筒出口相连通,所述红外传感器设在盗食区或者活动区中,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盗食区和/或活动区下方,所述标记探测器设置在活动区,所述标记探测器、红外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箱体,所述盗食区和活动区设置在箱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气缸通过气管与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通过继电器与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推进器通过气管与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通过继电器与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高度传感器,所述高度传感器设置在活动区,所述高度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圆锥筒的长度为26厘米,所述圆锥筒入口直径为3-10 厘米,出口直径为0.5-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圆锥筒的纵向设置有固定片,顺着圆锥筒直径渐小的方向呈鱼鳞状分布,每根所述固定片采用簧片悬浮式构造。
进一步地,推进器采用纵向布置,标识物采用弹夹式供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德波;花立民,未经于德波;花立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8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