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2593.0 | 申请日: | 202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3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泽玉;李广成;刘健;张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梅德厚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12 | 分类号: | A61B1/12;A61B1/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辅助 手术 可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包括外套管、套管座、杆体、成像模组及输水管,套管座的内部具有供水腔,外套管后端与套管座的前端固定相连。供水腔为前端敞口、后端封闭的腔体,外套管的后端插入供水腔的前端与套管座固定密封相连成一体。杆体设在外套管内侧,成像模组的镜头设于杆体前端,外套管的前端面与镜头之间形成一段清水腔。杆体的后端穿过供水腔,并伸至套管座的外部,杆体与套管座的后部固定密封配合。输水管设在套管座的外壁上,可用于连接供水装置。本发明的镜头与外套管前端面之间为视线清晰的清水区域,外套管内部向前流动的清水冲开血水,形成清晰可视区域,提高了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手术应用于液相下的内窥镜(如脑室镜)必须在较清澈液体环境下进行,当有较明显出血时,镜头前的血水遮挡镜头的视线,在镜头至组织表面之间形成模糊的区域,难以看清楚组织表面的损伤部位和出血点。其主要原因是,现有内窥镜虽然在外套管的前端面上设有冲水端口和回水管口,但镜头安装在外套管的前端面处,处于开放空间,清澈的生理盐水通过出水端注入后立即与血水混合成血色的浑浊液体,使镜头前难以形成清晰可视区域,无法通过镜头的观察准确判断病变部位,严重影响手术操作的准确性,手术效率低,并极易发生误操作。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解决现有内窥镜操作装置的镜头位置设置不合理,在血性环境下其镜头前方难以形成清晰可视区域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流体辅助微创手术可视装置,包括外套管、套管座、杆体、成像模组及输水管,所述套管座的内部具有供水腔,外套管后端与套管座的前端固定相连。
所述杆体设在外套管内侧,成像模组的镜头设置于杆体前端,外套管的前端面与镜头之间形成一段清水腔。
杆体的后端穿过供水腔,并伸至套管座的外部,杆体与套管座的后部固定密封配合。
输水管设置在套管座的外壁上,其一端通过供水腔与外套管相通,另一端可用于连接供水装置。
进一步地,供水腔为前端敞口、后端封闭的腔体,外套管为中空管体,其后端插入供水腔的前端与套管座固定密封相连成一体。
进一步地,套管座位于其供水腔后侧的部分具有第一穿孔,杆体位于第一穿孔内部,其外壁与第一穿孔的内壁固定密封相连成一体。
进一步地,杆体为中空结构的刚性杆杆,镜头镶嵌于杆体的前端,且与杆体固定密封配合,连接镜头的导线位于杆体内部,并由杆体的后端穿出。
进一步地,套管座的侧壁上具有侧孔,所述侧孔与供水腔相通。
输水管的一端插入侧孔内,其外侧壁与侧孔的内壁固定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的前端部分向一侧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杆体的前端部分向一侧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的方向与第一弯折部的方向一致,清水腔段位于第一弯折部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的前端内侧壁上具有可用于连接操作工具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位于镜头的前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套管座内侧的内管体,所述内管体与杆体相对平行布置,其后端穿出套管座并配置有密封帽,其内部形成连通外套管内部与外界的工作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体为等截面的直圆管,内管体的前端面位于镜头的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为两端敞口的刚性管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梅德厚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梅德厚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5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