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2590.7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5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曹星梅;徐志恒;陈洁;王镠琦;王鹏;沈震;庞俊;费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湖市友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7/00;B27C5/00;B27N3/08;B27N3/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晶晶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材线虫 枯死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割灌除草: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周围地表杂草和灌木全部铲光;枯死木采伐: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就地伐倒,并将枯叶全部打落;筛选分类:将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枯死木树干进行掩埋处理,将未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树干切割成段,进行杀菌处理,然后粉碎压合成板材,回收处理;补植:8个月后,补植苗龄等于2年的松树苗。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简单,无须任何化学的或生物的制剂即可达到防治松墨天牛和处理松材线虫的目的,节约处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70%左右的生产成本,绿色环保,且加速地表有机物质分解,提高土壤肥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枯死木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处 理方法。
背景技术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毁灭性的病害。由于松材线虫病的毁 灭性危害以及治理难度大、传播途径多和适生范围广等特点,目前世界上已 经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其列为检疫对象。我国自1982年在南京发现松材 线虫病后,现在已经逐渐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省区蔓延成灾。至2009年, 全国已有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92个县级行政区发生松材线虫病,毁 灭松林500多万亩,仅浙江省每年砍伐的松材线虫病枯死木就达数十万吨。 我国的松材线虫病已经成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生物灾害,并且已经形成了人 为传播和自然扩散的巨大的初次侵染源,全国五亿亩松林资源面临生存威胁。
松材线虫是靠媒介昆虫从罹病木中携带而出,又靠媒介昆虫补充营养或 产卵时侵染到健康松树中去的,松材线虫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均为松墨天牛。
目前,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其 中农膜套袋熏蒸法,是目前认为比较经济有效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套袋 熏蒸法存在工艺比较复杂,除治成本偏高的问题,在广东一般胸径20cm的松 材线虫病枯死木,平均每株除治成本约为60元人民币,随着我国松材线虫病 疫区的逐年扩大,和松材线虫病枯死木发生量的逐年增加,防治经费缺口逐 年扩大,目前现有的枯死木处理方法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松材线虫病综合治 理的需要,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处理工作,呼唤更加安全、经济、有效的新 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和制备方 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所述松材线虫病枯死木的处理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割灌除草: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周围地表杂草和灌木全部铲光;
步骤二、枯死木采伐:将松材线虫病枯死木就地伐倒,并将枯叶全部打 落;
步骤三、筛选分类:将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枯死木树干进行掩埋处理,将 未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树干切割成段,进行杀菌处理,然后粉碎压合成板材, 回收处理;
步骤四、补植:8~12个月后,补植苗龄大于或等于2年的松树苗。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一中,割灌除草范围为枯死木周围1.5~2m范围。
优选的,在步骤三中,未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树干切割成段的尺寸为200~ 250cm。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三中,枯死树木掩埋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枯死树木树干进行破碎处理;
S2:在割灌除草区域挖一土坑,将破碎后的枯死木树干放入土坑内;
S3:将土壤和/或林间枯枝落叶和/或杂草灌木覆盖在土坑上,对破碎的枯 死木树干进行掩埋。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中,土坑的尺寸为,长120~160cm,宽60~ 100cm,深20~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湖市友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未经巢湖市友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2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