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式扎带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0124.5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5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逸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18 | 分类号: | B65B13/18;B65B1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融力天闻律师事务所 31349 | 代理人: | 刘金凤 |
地址: | 20131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式扎带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式扎带枪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底部开设有电源接口,所述手柄的内侧安装有启动按钮,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边侧设置有双向敕勒轮机构,所述双向敕勒轮机构包括偏心轮、左敕勒轮、传动轮、右敕勒轮、第一压料轮左滚珠、主轴和右滚珠,所述丝杆与传动轮啮合连接,所述主轴贯穿于传动轮的内部,所述主轴的右端与右敕勒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料轮套接在右敕勒轮的外侧,所述右滚珠设置于第一压料轮与右敕勒轮之间承。本发明节省了人工扳动的过程,降低了劳动强度,加快了操作规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扎带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式扎带枪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行业离不开线束的生产加工,生产量逐年递增,在线束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塑料捆扎带对线束进行捆扎、定位,所以每根线束上都有多根捆扎带,操作步骤:捆扎、拉紧(拉力有一定要求)、剪切余料等,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需要,设计了这款电动式“扎带枪”,这种扎带枪使用电动控制,节省了人工扳动的过程,降低了劳动强度,加快了操作规程,有很广阔的开发前景。
传统使用的工具为“机械式”扎带剪切枪,使用这种“扎带剪切枪”需要穿料、拉紧、剪切等步骤,整个动作需要勾动扳机3~5次,一天要几千次的重复操作,劳动强度很大。
因此,发明一种电动式扎带枪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式扎带枪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双向敕勒轮机构的双向转动,带动装置对物料进行自动拉近和剪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穿料、拉紧、剪切等步骤,整个动作需要勾动扳机3~5次,劳动强度很大的问题,节省了人工扳动的过程,降低了劳动强度,加快了操作规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式扎带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底部开设有电源接口,所述手柄的内侧安装有启动按钮,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边侧设置有双向敕勒轮机构,所述双向敕勒轮机构包括偏心轮、左敕勒轮、传动轮、右敕勒轮、第一压料轮左滚珠、主轴和右滚珠,所述丝杆与传动轮啮合连接,所述主轴贯穿于传动轮的内部,所述主轴的右端与右敕勒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料轮套接在右敕勒轮的外侧,所述右滚珠设置于第一压料轮与右敕勒轮之间,所述第一压料轮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在壳体内壁的右轴承,所述主轴的左端与左敕勒轮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轮套接在左敕勒轮的外侧,所述左滚珠设置于左敕勒轮与偏心轮之间,所述偏心轮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在壳体内壁的轴承左,所述双向敕勒轮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压料轮、所述第二压料轮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边侧连接有拉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左敕勒轮、传动轮、右敕勒轮和主轴一体化设置。
优选的,所述左敕勒轮和右敕勒轮的内部设置为三角渐开口,所述三角渐开口的数量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三角渐开口关于左敕勒轮和右敕勒轮的中心点环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左滚珠和右滚珠内部设置的三角渐开口方向相反,所述左滚珠和右滚珠均设置于三角渐开口内部。
优选的,所述直流电机包括电机组件,所述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塑料扎带,所述第一压料轮的上方设置有压扎带轮组件,所述压扎带轮组件包括转动杆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和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中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动杆的端部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第一压料轮与压扎带轮组件之间设置有。
优选的,所述偏心轮与轴承左之间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外侧设置有剪切结构臂,所述剪切结构臂的中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剪切结构臂的端部设置有下刀片,所述剪切机构包括上刀片所述上刀片与下刀片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逸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逸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01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