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低CO生成的废液废气焚烧炉燃烧系统布置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30080.6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2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潘鹏;汪文哲;吴林;罗俊伟;陈亚斌;焦风云;王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4 | 分类号: | F23G7/04;F23G7/06;F23G5/08;F23G5/027;F23G5/44;F23G5/50;F23L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co 生成 废液 废气 焚烧 燃烧 系统 布置 结构 方法 | ||
1.一种可降低CO生成的废液废气焚烧炉燃烧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布置在锅炉(7)前墙、后墙的一次风喷口(1)、二次风喷口(4)、三次风喷口(6),下层辅助燃烧器(2)和低热值废液喷枪(3)布置在一次风喷口(1)、二次风喷口(4)之间,上层辅助燃烧器(5)布置在二次风喷口(4)、三次风喷口(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CO生成的废液废气焚烧炉燃烧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7)室体内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高温垫层区(A)、高温燃烧区(B)、混合干燥区(C)、再燃区(D)、补充燃尽区(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CO生成的废液废气焚烧炉燃烧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喷口(1)布置在锅炉(7)炉膛下部,距离炉底300~1000mm,风量约占总风量的10%~20%,通过风门调节入炉风量,选取风速为10~25m/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CO生成的废液废气焚烧炉燃烧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热值废液喷枪(3)布置在下层辅助燃烧器(2)上方1.2m~2.5m的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CO生成的废液废气焚烧炉燃烧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风喷口(4)布置在低热值废液喷枪(3)上方距离300~1200mm,通过风门调节入炉风量,风量约占总风量的30%~60%,选取风速为20~50m/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CO生成的废液废气焚烧炉燃烧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辅助燃烧器(5)布置在二次风喷口(4)上方距离500~20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CO生成的废液废气焚烧炉燃烧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次风喷口(6)布置在辅助燃烧器(5)上方距离800~2500mm,通过风门调节入炉风量,风量约占总风量的10%~25%,选取风速为25~60m/s。
8.基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降低CO生成的废液废气焚烧炉燃烧系统布置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下层辅助燃烧器(2)在中下部燃烧产生高温燃烧区(B),低热值废液喷枪(3)所喷射液体进入混合干燥区(C)后,一部分由于重力以及高温裂解,大颗粒熔渣及有机盐等落入高温垫层区(A),并在此区域形成高温熔池,未燃尽的有机盐类在最下层一次风喷口(1)提供合适的空气环境下,继续燃尽;另一部分废液液滴经过干燥后,形成挥发有机物、水蒸气与烟气的混合物,一起进入再燃区(D)进行混合燃烧,并由二次风喷口(4)提供空气,较难燃尽的CO及有机物等进入补充燃尽区(E),在上层辅助燃烧器(5)产生的高温环境与三次风喷口(6)喷射的空气混合并燃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武锅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00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磁共振成像射频线圈的模块化结构及相控阵线圈
- 下一篇:资源保存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