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键开机处理方法、一键开机处理装置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30064.7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2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廖晓君;王兵;孙文彬;青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21/81;G06V40/13;G06F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智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5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机 处理 方法 装置 终端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一键开机处理方法、一键开机处理装置及终端,该方法包括:微处理在指纹特征识别模组检测到电源按键在当前时刻被按压时被唤醒,并获取指纹特征识别模组采集到的生物特征数据,并在检测到预定工作状态所对应的电源状态时,判断电源按键在当前时刻被按压是否触发终端进行一键开机;若是,则在终端的操作系统启动之后,将指纹特征识别模组采集到的生物特征数据提交至终端的操作系统以进行一键开机处理,从而使得在终端的开机过程用户只需要进行一次按压操作便可完成终端开机的过程,增加了便利性,且有效提高终端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键开机处理方法、一键开机处理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引入指纹特征识别技术,指纹认证代替了传统的密码认证、手势动作认证等,使得认证不再需要其他操作,只需要手指与传感器接触即可,在保证电子终端安全的同时,极大地增加了移动终端使用的便利性,从而使得指纹特征识别功能成了电子终端甚至是传统的电子产品的标配。
以将上述指纹特征识别技术应用到笔记本电脑上为例,首先通过指纹注册过程注册指纹,成功注册一个指纹后,在开机启动之后,在操作系统锁屏和登录界面出现一个指纹登录选项,用户在指纹特征识别模组上滑动或按压注册过的手指,即可实现解锁或登录,从而完成终端的开机全过程。
但是,对于传统使用指纹技术进行操作系统登录的场景,指纹特征识别模组一般设置在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右侧靠下位置,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首先按压电源按键进行开机,再按压指纹特征识别模组进行指纹登录,由此导致终端的开机过程用户需要进行至少两次按压操作,因此影响终端开机效率且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键开机处理方法及终端,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键开机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具有电源按键和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终端,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为指纹特征识别模组,用于在操作主体按压所述电源按键过程中对所述操作主体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采集,所述生物特征数据包括指纹图像,其中所述指纹特征识别模组通过串行外设接口方式与微处理器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在用户按压所述电源按键使得所述终端进入预定工作状态时,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并存储与所述预定工作状态相对应的电源状态,并向所述指纹特征识别模组注册电源按键按压事件,并且,所述微处理器在向所述指纹特征识别模组注册所述按压事件之后进入低功耗模式;
所述微处理器在所述指纹特征识别模组检测到所述电源按键在当前时刻被按压时被唤醒,并获取所述指纹特征识别模组采集到的生物特征数据,并在检测到所述预定工作状态所对应的电源状态时,判断所述电源按键在所述当前时刻被按压是否触发所述终端进行一键开机;若是,则在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启动之后,将所述指纹特征识别模组采集到的所述生物特征数据提交至所述终端的操作系统以进行一键开机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一种一键开机处理装置,应用于具有电源按键和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终端,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设置在所述电源按键并连接到微处理器连接到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在用户按压所述电源按键使得所述终端进入预定工作状态时,接收并存储与所述预定工作状态相对应的电源状态,并向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注册电源按键按压事件,并且在向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注册所述按压事件之后进入低功耗模式;
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用于在操作主体按压所述电源按键过程中对所述操作主体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采集,且在一键开机登录阶段检测到所述电源按键在当前时刻是否被按压,并在检测到所述电源按键被按压时唤醒所述微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30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