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热电联用的可再生能源合成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9287.1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9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江莉龙;罗宇;陈崇启;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1C1/04 | 分类号: | C01C1/04;C25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联用 可再生能源 合成氨 系统 | ||
1.一种冷热电联用的可再生能源合成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合成氨塔(1)、用于电解水供氧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2)、用于空气分离供氮的膜分离装置(3)、除氧除水装置(4)、混合器(5)、第一水冷器(6)、氨冷器(7)、氨分离器(8)、变温吸附组件(9)、第二水冷器(10)和贮槽(20),所述固体氧化物电解池(2)的氢气出口与所述除氧除水装置(4)的进气口连通,净化自所述固体氧化物电解池(2)的氢气出口排出气体中混合的氧气,所述除氧除水装置(4)的出气口和所述膜分离装置(3)的氮气出口分别与所述混合器(5)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混合器(5)的出气口与所述合成氨塔(1)的原料气进入管(11)连通,原料氢气和氮气经所述混合器(5)混合后通过所述原料气进入管(11)进入所述合成氨塔(1)进行氨的合成;所述合成氨塔(1)的产物气出气管(14)依次与所述第一水冷器(6)、氨冷器(7)和氨分离器(8)连通,所述氨分离器(8)的出口为两个,分别为出液口(81)和出气口(82),所述出液口(81)与所述贮槽(20)连通,所述出气口(82)与所述变温吸附组件(9)进气口连通,所述变温吸附组件(9)的出气口有两个,分别与所述贮槽(20)和所述原料气进入管(11)连通,所述第二水冷器(10)设置在所述变温吸附组件(9)与所述贮槽(20)之间的连通管路上,在所述合成氨塔(1)内合成的氨混合气中的氨经所述第一水冷器(6)和氨冷器(7)冷凝液化后,连同未液化的气体一起进入所述氨分离器(8)中,其中液氨通过所述出液口(81)进入到所述贮槽(20)中储存,未液化的混合气体进入所述变温吸附组件(9)中,混合气体中的氨气被所述变温吸附组件(9)中的吸附剂吸收并解吸后,经所述第二水冷器(10)液化后进入到所述贮槽(20)中储存,在所述变温吸附组件(9)内脱除了氨气后的混合气体作为循环气体经所述原料气进入管(11)进入所述合成氨塔(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电联用的可再生能源合成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氨塔(1)上设有副产蒸汽排出管(18),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副产蒸汽排出管(18)与所述固体氧化物电解池(2)之间通过管路连通的换热器(60),用于对所述副产蒸汽排出管(18)排出的蒸汽进行换热升温,所述换热器(60)上设有第一进气口(601)、第一出气口(602)、第二进气口(603)和第二出气口(604),副产蒸汽排出管(18)与所述第一进气口(601)连通,所述固体氧化物电解池(2)的蒸汽进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602)连通,所述固体氧化物电解池(2)的高温氧气出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603)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口(604)与外界氧气储存装置(90)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601)与第一出气口(602)导通,所述第二进气口(603)与所述第二出气口(604)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电联用的可再生能源合成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氧化物电解池(2)的氢气出口与所述除氧除水装置(4)的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一冷却器(21),用于冷却自所述固体氧化物电解池(2)产出的高温氢气;所述换热器(60)的第二出气口(604)与所述外界氧气储存装置(90)之间设有第二冷却器(22),用于冷却经所述换热器(60)换热后的氧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热电联用的可再生能源合成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为所述变温吸附组件(9)提供热源的热泵(70),所述第一冷却器(21)和第二冷却器(22)中所放热量供应所述热泵(70)的低温热源(7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热电联用的可再生能源合成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除水装置(4)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吸附柱,其中一个用于水的吸附,另一个用于水的脱附,分别为第一吸附柱(41)和第二吸附柱(42),每个所述吸附柱内沿气体流动方向分别设有氢气催化氧化催化剂(a)和水吸附剂(b),自所述固体氧化物电解池(2)的氢气出口排出的含有少量氧气的氢氧混合气体进入其中一个所述吸附柱后,在所述氢气催化氧化催化剂(a)作用下,氢氧混合气体中的少量氧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后进入所述水吸附剂(b),产物水被所述水吸附剂(b)吸附后,氢气和所述膜分离装置(3)产出的氮气一起进入所述混合器(5)中混合,所述吸附剂(b)中吸附水的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脱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未经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92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备防眩、减反增透和防指纹的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