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关键词页面管理系统、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8195.1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3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彭从雁;杜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海天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5 | 分类号: | G06F16/9535;G06F16/9538;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吴珊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键词 页面 管理 系统 方法 设备 以及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站内搜索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根据输入站内搜索关键词生成关键词页面,其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站内搜索关键词,匹配商品信息,得到关于商品的搜索结果集合;对搜索结果的商品属性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集合;对每个分类结果集合进行特征识别,获得特征分类子集合;根据历史访问数量确定特征分类子集合的权重,根据特征分类子集合的权重占比生成关键词页面。本申请克服了直接输入关键词生成的关键词页面展示的结果相关度较低、展示结果较为随机的技术问题,能够帮助用户生成更精确的搜索结果页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站内搜索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关键词页面管理系统、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网站的关键词是为网站带来流量、为企业带来效益的重要内容。以网站主题生成的关键词页面,再经过SEO(Search_Engine_Optimization,即搜索引擎优化)提高转化率,往往能够带动网站排名上升,从而为网站带来流量,提高网站销量。
关键词页面往往能够给客户更加明确的购物方向,客户购物时都有属于自己想要买的商品的关键词,而关键词页面能够让客户更加快速的从网站中寻找到心目中的商品,给客户提供更加友好的购物体验。
但是,由于直接输入关键词生成的关键词页面展示的结果相关度较低、展示结果较为随机,因此如何能够帮助用户生成更精确的搜索结果页面,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关键词生成的关键词页面展示结果的相关度、生成更精确的搜索结果页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关键词页面管理系统、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关键词页面管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关键词页面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站内搜索关键词,匹配商品信息,得到关于商品的搜索结果集合;
对所述搜索结果的商品属性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集合;
对每个所述分类结果的商品特征集合进行特征识别,获得特征分类子集合;
采集历史访问数据,根据历史访问数据确定所述特征分类子集合的权重;
根据所述特征分类子集合的权重占比生成关键词页面。
通过对搜索结果进行商品属性分类,划分出了相关度更高的商品信息,再根据特征识别进一步提升搜索结果的精准度,并且根据权重占比来对商品信息进行排名,使得更多访问数量的商品信息排的位置更靠前,进而有助于大部分人们能够找到想要的商品。本申请具有提升关键词生成的关键词页面展示结果的相关度、生成更精确的搜索结果页面的效果。
可选的,一种关键词页面管理方法,所述关键词页面包括主体商品列表以及页面数据信息列表,所述根据特征分类子集合的权重占比生成关键词页面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特征分类子集合的权重占比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特征分类子集合处于展开的所述主体商品列表信息中,根据所述特征分类子集合展示于所述主体商品列表;
当所述特征分类子集合的权重占比位于所述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时,所述特征分类子集合处于折叠的所述主体商品列表信息中,根据所述特征分类子集合生成对应的特征类别数据,并且展示于所述页面数据信息列表;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特征分类子集合的权重占比。
可选的,一种关键词页面管理方法,在所述接收站内搜索关键词前,还包括建立原始数据库,所述原始数据库中有多个商品信息,每个所述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关键词、商品属性以及商品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海天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海天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8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隐私数据的交集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再生保护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