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养一体化管理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6328.1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3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俞长付;傅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智数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2 | 分类号: | G06Q5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盛君梅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管理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养一体化管理平台,包括用户端、健管师端、助老员端、医生端、数据统一管理端,用户端为健管师端、医生端和助老员端的服务对象;数据统一管理端用于统计用户端、健管师端、助老员端和医生端的数据;用户端用于在线向健管师端发送第一申请或向助老员端发出第二申请;健管师端包括个体健管师端和医院驻点健管师端;个体健管师端用于接收并响应由用户端发出的第一申请,并向医院驻点健管师端发出第三申请或向医生端发出第四申请,医院驻点健管师端用于接收并响应由个体健管师端发出的第三申请,本发明通过用户端、健管师端、助老员端、医生端和数据统一管理端的多终端配合,能够提高各终端之间的信息获取与管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养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养一体化管理平台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患者的慢性病逐渐增多,使得对老年人的慢性病照料、居家照护有迫切的需求,各级医疗机构、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居委会等需要开拓新型的医疗模式、居家管理模式来满足老人的各种需求。
老人除了在住院期间需要有优质、安全的医疗照护,还对在院外的延续护理需求很高,为了能快速康复,回归正常生活,老年人就需要通过社区医疗、居家照护、慢性病管理等医疗服务。
在生活上,年龄的问题导致的行动不便会对生活中本应力所能及的买菜、理头甚至是洗澡这些事情无能为力,从而产生了居家养老等服务内容,通过提供一个管理平台可以让助老员、有相关服务资历的月嫂、保姆、专业人士照顾老人,来提高老人的生活水平。
对于一些特殊的病患,如精神病患者,由于患者本身就存在着精神缺陷,且对社会的了解可能产生缺失的问题,同时对家属较为排斥,导致精神病患者在陪伴需求上的严重缺失;因此需要一个管理平台可以给精神病医生更好的管理和陪伴,并且有相应的病情变化记录,可以及时的跟进和治疗。
随着三胎政策的实行,母婴健康也成为居民的迫切需求,各社区医院对母婴管理存在着随访不及时的、失管、漏管、同姓名错管的问题。因此需要一个成熟的母婴管理平台,能够让妇保师、儿保师通过系统快速了解每日、每周、每月需要随访的孕妇、儿童数量及与之相关的信息。
通过现有的资源及平台,搭建一个属于全体居民(老年人)的“医养一体化管理平台”有利于节省医疗资源、居家照护资源,为国家及个人的医疗、居家支出减负。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医养一体化管理平台,包括用户端、健管师端、助老员端、医生端、数据统一管理端,所述用户端为所述健管师端、所述医生端和所述助老员端的服务对象;所述数据统一管理端用于统计所述用户端、所述健管师端、所述助老员端和所述医生端的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端用于在线向所述健管师端发送第一申请或向所述助老员端发出第二申请。
进一步的,所述健管师端包括个体健管师端和医院驻点健管师端;
所述个体健管师端用于接收并响应由所述用户端发出的所述第一申请,并向所述医院驻点健管师端发出第三申请或向所述医生端发出第四申请,其中,所述个体健管师端的后台数据定时同步至所述医生端;
所述医院驻点健管师端设置在社区医院和上级医院中,其用于接收并响应由所述个体健管师端发出的所述第三申请,其中,所述医院驻点健管师端的后台数据定时同步至所述医生端。
进一步的,所述助老员端用于接收并响应由所述用户端发出的第二申请。
进一步的,所述医生端包括全科医生端和专科医生端;
所述全科医生端用于接收并响应其辖区内的由所述个体健管师端发出的所述第四申请;
所述专科医生端用于接收并响应其辖区内的由所述个体健管师发出的所述第四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智数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智数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6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向多源知识图谱融合的实体对齐方法、装置与系统
- 下一篇:患者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