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计模型转换为算量模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6325.8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4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郭豪鑫;刘林华;刘东来;贾守亮;马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程超;王焕灵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计 模型 转换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模型转换为算量模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转换的设计模型,其中,所述设计模型包括工程构件的设计参数和结构类别;获取预置的、与所述结构类别相对应的构件映射规则;按照获取到的构件映射规则,由所述设计参数映射得到算量参数;以及根据所述算量参数构建所述算量模型。通过本发明,能够更好地利用设计模型,并提升算量模型的生成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计模型转换为算量模型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一般是从方案设计到初步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过程中,需要提供工程概预算、施工图预算和设备费等算量。在传统算量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施工图的翻模,建立三维模型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还容易出现模型错误,带来经济损失和工程返工,除此之外,算量的过程还需要等待施工图完成后才能进行计算,拖延工期。现有设计阶段的三维结构模型,可以准确的表达设计意图、配筋定义和功能定义,但设计模型直接用于算量阶段主要有以下问题:
基于不同模型软件之间的差异,在设计软件中定义的属性无法全部被算量软件识别,使得设计模型几何信息无法全部传递信息到算量模型,存在数据丢失、构件丢失的问题;
在算量过程中,需要考虑门、窗等洞口,但诸如油烟机管道等较小的洞口通常在计算洞口的时候可以不考虑,而将设计模型直接用于算量阶段,会将设计模型中的这些信息传递到算量模型,导致传递到算量模型的信息过多。
综上所述,如何更好地利用设计模型的数据来得到算量模型,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模型转换为算量模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模型转换为算量模型的方法。
该设计模型转换为算量模型的方法包括:获取待转换的设计模型,其中,所述设计模型包括工程构件的设计参数和结构类别;获取预置的、与所述结构类别相对应的构件映射规则;按照获取到的构件映射规则,由所述设计参数映射得到算量参数;以及根据所述算量参数构建所述算量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设计参数包括几何参数、材质参数和钢筋参数,按照获取到的构件映射规则,由所述设计参数映射得到算量参数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几何参数进行几何形体的映射;根据所述材质参数进行构件材质信息的映射;以及根据所述钢筋参数进行构件钢筋数据的映射。
进一步地,所述设计模型转换为算量模型的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结构类别和所述钢筋参数确定所述算量模型的限额指标,其中,所述限额指标用于计算所述算量模型的经济性指标和造价指标。
进一步地,所述设计模型还包括工程参数,所述工程参数包括工程的结构类型、设防烈度和抗震等级,所述设计模型转换为算量模型的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工程参数确定所述算量模型的算量精度。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算量参数构建所述算量模型的步骤包括:根据同一工程单元的所述工程构件的算量参数构建第一子算量模型,其中,所述设计模型还包括工程构件所属的工程单元;根据同一所述结构类别的工程构件的算量参数构建第二子算量模型。
另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模型转换为算量模型的装置。
该设计模型转换为算量模型的装置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与工程构件的结构类别相对应的构件映射规则;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转换的设计模型,其中,所述设计模型包括所述工程构件的设计参数和结构类别;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结构类别相对应的构件映射规则;映射模块,用于按照获取到的构件映射规则,由所述设计参数映射得到算量参数;以及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算量参数构建所述算量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63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