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任务完成度和损失比的体系作战效能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5657.4 | 申请日: | 202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8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崔文祥;刘心雨;苏帅;裴雪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李丹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任务 完成 损失 体系 作战 效能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任务完成度和损失比的体系作战效能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层次分解的方法对顶层作战任务进行作战任务分解,形成作战活动分解树;2)针对作战活动分解树的叶子节点描述的作战活动特点建立任务完成度计算模型,将作战结果代入任务完成度评价模型求得作战活动分解树上叶子节点的任务完成度;3)根据叶子节点的任务完成度,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逐层计算所有节点的任务完成度,最终得到根节点的任务完成度;4)根据双方战损情况计算双方的损失比;5)为任务完成度和损失比分配权重系数,得到体系的作战效能。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方法以任务完成度和损失比为指标,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任务完成度和损失比的体系作战效能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体系效能的评估问题仍是装备训练和作战仿真领域始终未能很好解决的一大难题,目前常用的是基于仿真的评估方法,建立红蓝对抗场景和相应的体系装备模型,统计对抗双方的装备损失以此衡量体系的作战效能,但是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有时,决策者更加看重作战任务的完成情况而非损失大小。因此,在考虑体系效能的时候不应该仅仅考虑损失,而应该综合考虑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任务完成度和损失比的体系作战效能分析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任务完成度和损失比的体系作战效能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层次分解的方法对顶层作战任务进行作战任务分解,形成作战活动分解树;
2)针对作战活动分解树的叶子节点描述的作战活动特点建立任务完成度计算模型,将作战结果代入任务完成度评价模型求得作战活动分解树上叶子节点的任务完成度;
3)根据叶子节点的任务完成度,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逐层计算所有节点的任务完成度,最终得到根节点的任务完成度;
4)根据双方战损情况计算双方的损失比;
5)为任务完成度和损失比分配权重系数,得到体系的作战效能。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1)中的作战活动分解树是利用DoDAF建模方法进行作战任务分解,形成作战活动分解树。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2)中计算得到叶子节点的任务完成度的任务完成度计算模型如下:
式中,ρ为反映效用函数的平滑程度的可变常数且ρ≠0,up和low定义了使命空间,对于效益型指标,up和low分别是效能水平MOE处于完全可操作和完全失效的临界mop值,mop大于up则MOE为100,mop小于low则MOE为0,mop为任务完成所需的代价,e为自然常数,v为任务完成度。
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3)中根节点的任务完成度计算如下:
如果一个节点j有h个供给节点,则节点j的任务完成度是这h个节点任务完成度的函数,计算公式如下:
Pj=Min(F(P1,P2,…,Ph),G(P1,P2,…,Ph));
其中,Pj为节点j的任务完成度,
F(P1,P2,…,Ph)=SODPj=f(SODP1j,SODP2j…SODPh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56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饱满度缺陷修复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