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低蛋白浓缩胶乳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2465.8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2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郭雄;蔡笃坤;吴凌江;李德胜;刘元斌;吴海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金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C1/04 | 分类号: | C08C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文小花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蛋白 浓缩 胶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然低蛋白浓缩胶乳的制备方法,S1制备膏化剂,S2一次分离,S3二次分离,S4三次分离得到低蛋白浓乳,本发明不需要加入大量的稳定剂,且有选择性的只脱除溶解在乳清中的蛋白,而不会脱除乳胶粒子保护层中的蛋白,从而使乳胶粒子不被破坏;发明氮含量低于0.15%,低氮含量可降低乳胶制品的吸水性、吸湿性、导电性、生热性,不易发霉等性能,有利于生产抗蛋白质过敏乳胶制品、生产绝缘乳胶制品,工艺操作简单,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胶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然低蛋白浓缩胶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胶乳是一种生物合成的高聚物水基型胶体体系,其主要成分为橡胶烃、水、非胶物质,其中非胶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占多数)、类脂物、丙酮溶物、水溶物、无机盐等组成。如今,由于人们对预防病毒感染的意识增强,导致了天然乳胶制品特别是天然乳胶手套和安全套需求量的急剧上升,但很快人们发现使用天然胶乳制品会引发一种过敏症,最先的症状是荨麻疹,之后会产生皮肤痒、起疙瘩、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就是天然胶乳本身含有的蛋白质引起的过敏。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天然胶乳中可溶性蛋白质的总残留量与过敏反应出现的频率及严重性成正相关关系。因此,开发人体无过敏反应且稳定的低蛋白天然胶乳成为当今胶乳行业的一个热门研究。
专利“一种低蛋白质含量的医用天然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102329442B,使用蛋白酶脱除乳胶中的蛋白是一种无选择的脱蛋白质技术,乳胶粒子保护层中的蛋白质也会被脱除,造成乳胶粒子的破坏,导致胶乳稳定性下降。大部分胶乳使用蛋白酶脱除蛋白,在使用蛋白酶脱除蛋白时,为了防止乳胶粒子保护层中的蛋白质被脱除后,造成乳胶粒子保护层遭到破坏,导致胶乳稳定性下降,这时就必须需要加入了大量的表面稳定剂,对乳胶粒子进行保护,使之不会发生乳胶凝固的情况发生。但是大量的稳定剂会对下游制品造成成型困难的不良后果,不利于下游制品的生产。
发明内容
鉴以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天然低蛋白浓缩胶乳的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天然低蛋白浓缩胶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膏化剂:所述膏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海藻酸钾2~9份、月硅酸钠1~5份、油酸钠3~8份、氢氧化钾0.2~0.9份、
S2、一次分离:调制鲜胶乳干含为26~27%,加入膏化剂、TT/ZnO加入到鲜胶乳中,调节氨含量为0.3~0.5%,搅拌后静置18~27h,胶乳粒子聚集上浮与乳清分离,去除乳清,得到膏化鲜胶乳Ⅰ;
S3、二次分离:将S2得到的膏化鲜胶乳Ⅰ再补入水和膏化剂,再静置 18~27h,胶乳粒子聚集上浮与乳清分离,去除乳清,得到膏化鲜胶乳Ⅱ;
S4、三次分离:将S3得到的膏化鲜胶乳Ⅱ再加入水,进行离心,得到低蛋白浓乳。
进一步的,膏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海藻酸钾5份、月硅酸钠3份、油酸钠5份、氢氧化钾0.6份。
进一步的,所述S2中膏化剂的加入量为鲜胶乳体积的0.15~0.20%。
进一步的,所述S2中TT/ZnO的加入量为鲜胶乳体积的0.12~0.18%。
进一步的,所述S3中补入水量与鲜胶乳Ⅰ体积等量。
进一步的,所述S3中膏化剂的补入量为鲜胶乳Ⅰ体积的0.12~0.18%。
进一步的,所述S4中补入水量与鲜胶乳Ⅱ体积等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摒弃传统的蛋白酶脱蛋白技术,采用乳胶粒子膏化聚集,分离乳清蛋白的方法;
(2)工艺操作简单,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金橡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金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24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