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炼焦气体采集设备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1803.6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2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有志;庞克亮;霍佳红;孟昕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曲进华 |
地址: | 102211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焦 气体 采集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焦气体采集设备和方法,所述炼焦气体采集设备包括吸气组件、多个采样组件、多个位移组件和泵,多个采样组件中的每一者均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采样室,进气管连通吸气组件与采样室,进气管上设有进气开关,采样室的周壁上设有第一通孔;多个位移组件中的每一者均包括形变件和压力传感器,形变件设在第一通孔内,压力传感器设在采样室外,形变件与压力传感器相连;出气管连通泵与采样室,出气管上设有出气开关。本发明的炼焦气体采集设备可间歇式的采集炼焦气体,能够检测长时间的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下对应的炼焦气体,提高了炼焦气体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炼焦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炼焦气体采集设备和炼焦气体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配煤炼焦本就是多种煤的配比成焦,加之煤的结构和组成复杂,因此炼焦过程中析出的组分呈现出多种、复杂的情况。
整个炭化周期内化学产品的析出一般有两个峰值,标志着热分解由两个连续的阶段组成。第一析出峰在350℃-550℃范围内,放出大量含碳、氢、氧的挥发产物,主要是炼焦油和轻油组分。700℃左右出现第二析出峰,二次热解反应剧烈,产品主要是甲烷和氢气。
不同种煤析出的组分和析出温度差别很大,如果可以收集并分析不同温度下的析出气体,有利于更好的了解焦化过程,对提高焦炭质量、节约能源、针对性的治理挥发性气体的逸出有积极贡献。
但是,从炭化室来的荒煤气,温度通常在700℃以上,目前通用的以高分子聚合物为材料的收集装置无法直接收集。同时,人工检测温度后收集气体费时费力,因此,设计一种随温度变化控制的间歇式自动气体收集装置就有充分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炼焦气体采集设备,炼焦气体采集设备可间歇式的采集炼焦气体,能够检测长时间的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下对应的炼焦气体,提高了炼焦气体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炼焦气体采集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炼焦气体采集设备包括:吸气组件;多个采样组件,多个所述采样组件中的每一者均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采样室,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吸气组件与所述采样室,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开关,所述采样室的周壁上设有第一通孔;多个位移组件,多个所述位移组件中的每一者均包括形变件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形变件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压力传感器设在所述采样室外,所述形变件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泵,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泵与所述采样室,所述出气管上设有出气开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炼焦气体采集设备,可通过多个相互独立的采样室收集煤焦炉中不同温度下的炼焦气体,通过泵、进气管、进气开关、出气管和出气开关的组合可间歇式的采集炼焦气体,能够检测长时间的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下对应的炼焦气体,提高了炼焦气体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气组件包括吸气嘴、伸缩气管和通气阀,所述伸缩气管连通所述吸气嘴和所述通气阀,所述通气阀与多个所述采样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进气管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炼焦气体采集设备还包括气路分配转盘,所述气路分配转盘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分别与多个所述采样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进气管相连,所述气路分配转盘可转动的与所述通气阀相连,多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另一侧分别与所述通气阀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路分配转盘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之间相对可转动,所述第一部上设有一个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部上的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通气阀相连,所述第二部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部上的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多个所述采样组件中的每一个所述进气管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上还设有空位开关,所述第一部上的所述第二通孔能够停止在所述空位开关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1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