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数控液压钢筋剪切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21230.7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9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军;陈宇斌;李友坤;陈绍武;彭兴强;宋剑;贺俊;王彪;寇兴华;郭鹏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21F2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孔祥丹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数控 液压 钢筋 剪切 | ||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数控液压钢筋剪切线,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箱内固定连接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通孔的上侧设置,所述固定箱左侧固定连接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内设有移动孔,所述移动孔和通孔匹配对应设置,所述移动孔内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固定箱右侧固定连接设有接受块,所述接受块上侧设有接收槽,所述接收槽和通孔匹配对应设置,所述接受块上侧设有多个通槽,多个所述通槽内设有直角杆,所述直角杆贯穿于通槽设置,所述接受块上对称固定连接设有两个固定板。本发明可以钢筋进行更好的夹持的同时,还设有特殊的接收装置对剪切后的钢筋进行存放,操作简单,实用效果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数控液压钢筋剪切线。
背景技术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在钢筋的使用前,需要对钢筋进行剪切工作,以满足不同的工作需要,通常利用数控液压钢筋剪切线完成上述操作,再利用数控液压钢筋剪切线进行剪切工作时,需要人工的拿着钢筋对着数控液压钢筋剪切线中的输送孔将钢筋输送进去,费事费力,及其浪费人力,且在钢筋剪切完成后,没有对钢筋的储存以及拆卸装置,需要利用人工的方式完成上述操作,因此提供一种智能数控液压钢筋剪切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需要人工的拿着钢筋对着数控液压钢筋剪切线中的输送孔将钢筋输送进去,费事费力,需要利用人工的方式完成对钢筋的储存以及拆卸的工作,而提出的智能数控液压钢筋剪切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数控液压钢筋剪切线,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箱内固定连接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通孔的上侧设置,所述固定箱左侧固定连接设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内设有移动孔,所述移动孔和通孔匹配对应设置,所述移动孔内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固定箱右侧固定连接设有接受块,所述接受块上侧设有接收槽,所述接收槽和通孔匹配对应设置,所述接受块上侧设有多个通槽,多个所述通槽内设有直角杆,所述直角杆贯穿于通槽设置,所述接受块上对称固定连接设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控制杆连接设置,且所述控制杆和固定板转动连接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板位于多个通槽的两侧设置,所述直角杆和控制杆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固定箱上设有控制杆的控制装置,所述接受块上设有接收装置。
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在移动孔内下侧设置的接触槽,所述接触槽内转动连接设有多个转动杆,多个所述转动杆贯穿于接触槽设置,多个所述转动杆位于接触槽内固定套设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贯穿于接触槽设置,多个所述转动杆位于移动座外侧固定套设有从动轮,所述移动座外侧固定连接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两个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位于输出轴上右侧通过皮带和从动轮连接设置,所述移动孔内上侧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设有U型板,所述移动槽内对称固定连接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设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于滑槽和U型板固定连接设置,所述U型板内设有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两两为一组对称设置,每组所述安装槽通过移动杆连接设置,所述移动杆位于U型板内转动套设有接触辊,所述接触辊贯穿于U型板设置,所述移动杆位于安装槽内固定连接设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另一侧和安装槽固定连接设置,所述U型板上侧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连接设有转动块,所述移动座上侧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和移动槽相通设置,所述螺纹孔内螺纹套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于螺纹孔和转动块固定连接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12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