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建设施工用基坑内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20522.9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2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庆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16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建设 施工 基坑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建设施工用基坑内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立板和加长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右端焊接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一体成型有通槽,所述第一侧板的右侧放置有多个所述立板,每个所述立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方形板,所述方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管,每个所述立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工作人员可以将转轴放置在第二底座凹陷处,将第二底座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第一底座上,这样能够实现搭接板可以在底座上转动,工作人员可以将搭接板转动到基坑内,搭接板与基坑角度,方便使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踩在搭接板上走到基坑中,行走方便安全,搭接板可以与立板拆装,方便建筑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电站建设施工用基坑内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建筑施工是一个大范围概念,在变电站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挖设基坑,在基坑中稳定地基或排线布设等。
传统在基坑挖设后,施工人员使用一些木板拼凑一套支撑装置,使用板材环绕在基坑的内壁上,用于避免基坑中掉落泥土或向下塌落,但是,工作人员操作复杂,需要借助建筑中现有工具进行搭建,材料有限,并且,传统搭建的基坑支撑装置稳定性差,工作人员在进入基坑时,是在基坑上放置一块长板连接到基坑内,用于工作人员行走进入基坑内,但是,工作人员行走时长板晃动严重,安全性低,有待于改进一种变电站建设施工用基坑内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建设施工用基坑内支撑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电站建设施工用基坑内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立板和加长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右端焊接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一体成型有通槽,所述第一侧板的右侧放置有多个所述立板,每个所述立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方形板,所述方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管,每个所述立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一体成型有所述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插接有所述金属管,且所述金属管与所述通槽可拆卸连接,所述立板的前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支撑座,所述金属支撑座的内部插接有圆杆,所述圆杆与所述金属支撑座可拆卸连接,处在最右侧的所述立板的一侧放置有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立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前表面开设长槽,所述第二侧板的后表面开设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加长板,所述加长板的前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手把,所述手把贯穿至所述长槽的内部,所述第一侧板的前表面和所述加长板的前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数量共八个,前后相对的两个所述圆筒之间可拆卸连接有二号支杆,左右相对的两个所述圆筒之间可拆卸连接有一号支杆,所述一号支杆和所述二号支杆均包括螺纹筒、螺杆和手柄,所述圆筒的内部插接有所述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与所述圆筒可拆卸连接,所述螺纹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手柄,其中一个所述立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和所述第一底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行走梯。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立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立板、所述第二侧板搭接呈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的俯视呈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二号支杆的下方设有一号支杆,所述一号支杆与所述二号支杆之间间距为0.5cm。
优选的,所述手柄两侧的两个所述螺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二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向下凹陷,所述第一底座的下表面中部向上凹陷,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的内部共同转动连接有所述转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205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理延时避孕套
- 下一篇:一种基于SDN的国产平台节能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