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8151.0 | 申请日: | 2021-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5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绪高;代乔亨;彭巨为;冯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2/00 | 分类号: | G01F22/00;G01F23/14;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陈春光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厚 覆盖层 河床 大坝 渗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存在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以及准确性差的问题,方法包括:在待测大坝的下游施工围堰上方开槽,建立第一渗漏量计算模型;建立总渗漏量计算模型;根据第一渗漏量计算模型和总渗漏量计算模型建立第二渗漏量计算模型;实时检测待测大坝的第一渗漏量、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根据检测得到的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并基于第二渗漏量计算模型计算第二渗漏量,将检测得到的第一渗漏量和计算得到的第二渗漏量相加得到待测大坝的总渗漏量。本发明检测难度低、准确度高,特别适用于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水电发展迅速,尤其深厚覆盖层河床上修建的高坝大库水电工程大坝,各种水工建筑物的运行工况及施工技术均愈来愈复杂,对水工建筑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工程安全监测对水工建筑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坝工程对监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挑战,要确保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仅需要高质量的施工技术也需要各种监测手段;其中,评价高土石坝安全和质量优劣的一个非常重要指标便是坝后渗流量。
为了全面准确的了解大坝及其基础的坝后渗漏量,传统的方法是在大坝下游通过基础防渗墙及防渗帷幕将渗漏水的流通途径截断,将大坝和绕过河床及两岸基础的库水集中收集,并让收集的渗漏水经过量水堰而获得相应渗漏量。
由于挡水大坝是修建在深厚覆盖层基础的河床上,深厚覆盖层及两岸基岩基础渗漏性好,防水性及阻水效果差,就需要在坝后深厚覆盖层及两岸山体修筑要求很高而能截断库水漏走的全封闭混凝土截水墙,将绕过河床及两岸的库水集中、收集起来,再让其通过截水墙后的量水堰布置或集水坑而获得渗流量。
但由于深厚覆盖层厚度大、河床宽,要将修筑截断库水漏走的全封闭混凝土截水墙向河床深度及两岸山体延伸,所需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造成所需工程投资高。
此外,量水堰一般修建在河床中部的截水墙后,需在截水墙中间开口并紧贴截水墙下游面安装堰板,截水墙上游修建堰槽汇集水流。这种方法不仅涉及工程量大,工程难度和投资也较大,并且为了获得渗漏量也不利于下游渗漏水流走,造成大坝下游水位雍高而抬高坝体浸润线,不利工程后期安全运行。同时高土石坝一般修建在高山峡谷地带,两岸山体随时有块石跌落,对枢纽区建筑物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坝后量水堰作为一种永久监测设施,一旦堰槽中有块石堵塞,水流将不通畅,也会直接影响坝后量水堰渗流量测读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存在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以及准确性差的问题,提出另一种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厚覆盖层河床大坝渗漏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待测大坝的下游施工围堰上方开槽,建立第一渗漏量计算模型,所述第一渗漏量计算模型用于指示下游施工围堰开槽处的第一渗漏量与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步骤2、建立总渗漏量计算模型,所述总渗漏量计算模型用于指示总渗漏量与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所述下游坝体水位线用于指示下游坝体的水位高程分布;
步骤3、根据所述第一渗漏量计算模型和总渗漏量计算模型建立第二渗漏量计算模型,所述第二渗漏量计算模型用于指示除第一渗漏量外的第二渗漏量与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之间的第三对应关系;
步骤4、实时检测待测大坝的下游施工围堰开槽处的第一渗漏量、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根据检测得到的上游库水位和下游坝体水位线并基于第二渗漏量计算模型计算第二渗漏量,将检测得到的第一渗漏量和计算得到的第二渗漏量相加得到待测大坝的总渗漏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8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测乳液破乳沉降析液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远程操控的口腔菌群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