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戴设备的亮屏控制方法、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12809.7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2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吕和强;许国军;于洋;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01 | 分类号: | G06F9/4401;G06F3/01;G06N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郭化雨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设备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穿戴设备的亮屏控制方法、穿戴设备和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在穿戴设备的加速度数据满足预设亮屏条件时,开启超声功能,并向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发送交互指令。当用户的确具有观看穿戴设备屏幕的需求时,穿戴设备上的超声波部件与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上的超声波部件的距离和角度可以满足超声传输条件,从而实现超声交互,此时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时,在接收到交互指令后,可以向穿戴设备反馈基于超声交互的响应信号。穿戴设备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反馈的基于超声交互的响应信号,则控制穿戴设备亮屏。通过超声交互的方式可以进一步确认用户的意图,提升了穿戴设备亮屏的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穿戴设备的亮屏控制方法、穿戴设备和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电子设备,因电池电量低,需尽可能减少功耗,提升续航时间,所以不宜长时间点亮屏幕。以智能手表为例,通过识别佩戴者查看智能手表的意愿,来控制屏幕点亮和熄灭,既可以降低功耗,又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当智能手表佩戴者有查看手表的意图时,可以控制手表屏幕自动点亮,当用户查看完手表后则控制手表屏幕自动熄屏。用户未查看智能手表时,智能手表保持熄屏状态。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大多都有抬手亮屏功能,该功能都是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计算xyz轴的加速度数据变化,识别用户抬手以及旋转手腕的动作,来实现自动亮屏功能。
传统的抬手亮屏功能对抬手、转腕动作的判别是设定固定的一个数据范围,只要加速度数据变化符合这个数据范围,则会触发点亮屏幕。数据范围如果设置的过大,则容易误触发,数据范围如果设置的过小,则可能会漏掉触发动作,导致执行穿戴设备亮屏的精确性不高。
可见,如何提升穿戴设备亮屏的精确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戴设备的亮屏控制方法、穿戴设备和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可以提升穿戴设备亮屏的精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设备的亮屏控制方法,包括:
在穿戴设备的加速度数据满足预设亮屏条件时,开启超声功能,并向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发送交互指令;
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反馈的基于超声交互的响应信号时,控制所述穿戴设备亮屏;其中,所述穿戴设备上的超声波部件与所述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上的超声波部件的距离和角度满足超声传输条件时,实现超声交互。
可选地,所述穿戴设备上的超声波部件为超声接收器,所述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上的超声波部件为超声发射器;
相应的,所述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反馈的基于超声交互的响应信号时,控制所述穿戴设备亮屏包括:
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反馈的超声信号时,控制所述穿戴设备亮屏。
可选地,在所述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反馈的基于超声交互的响应信号时,控制所述穿戴设备亮屏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穿戴设备未接收到所述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反馈的超声信号时开始计时,判断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所述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反馈的超声信号;
若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反馈的超声信号,则熄灭屏幕,并关闭所述超声接收器;
若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反馈的超声信号,则将计时器清零,并返回所述在所述穿戴设备未接收到所述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反馈的超声信号时开始计时,判断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所述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反馈的超声信号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穿戴设备上的超声波部件为超声发射器,所述头部式智能佩戴设备上的超声波部件为超声接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28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