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贯叶金丝桃组培育苗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11134.4 申请日: 2021-06-25
公开(公告)号: CN115517168A 公开(公告)日: 2022-12-27
发明(设计)人: 柯潇;肖睿;叶剑明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济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1930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金丝 培育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药物植物育苗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贯叶金丝桃组培育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准备外植体,无菌消毒后,经初代培育获得无菌丛生芽幼苗;将诱导苗单芽,接入继代生根一体培养基获得生根组培苗;将生根组培苗带瓶移至炼苗场,放置后,移栽入基质,后移栽大田。本发明具有组培步骤少,流程简单,周期短,成本低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植物育苗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贯叶金丝桃组培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贯叶金丝桃(Hypericum L.perforatum),又名贯叶连翘,为藤黄科植物贯叶金丝桃 Hypericum perforatum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主要产于西南和西北各省。茎呈圆柱形,长10-100cm,多分枝,茎和分枝两侧各具有一条纵棱。小枝细瘦,对生于叶腋。单叶对生,无柄,抱茎;叶片披针形或长椭圆形,散布透明或黑色腺点。蒴果矩圆形,具泡状小突起。气微,味微苦,涩。贯叶金丝桃含金丝桃素、伪金丝桃素、异金丝桃素和大黄素-蒽酮等萘并双蒽酮类化合物,贯叶金丝桃素和加贯叶金丝桃素等间苯三酚类成分,金丝桃苷、槲皮素、萹蓄苷、槲皮苷、异槲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及挥发油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金丝桃苷对心肌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到目前为止,金丝桃素主要从野生贯叶金丝桃植株中提取分离,随着市场对金丝桃素需 求的逐渐增加,使得野生贯叶金丝桃资源过度被采挖,加上贯叶金丝桃自然繁殖率低,从而 造成资源的迅速减少。贯叶金丝桃的主要育苗方式以种子直接撒播的有性繁殖为主,该种方 式获得的种苗都是混杂种苗,遗传背景不一致;并且因种子细小,存在种子播种困难和成苗 率低的问题,且需要定期进行杂草清理、浇水施肥等管理,种苗生产管理难度较大。

为了保护野生资源,避免资源枯竭,因此很有必要开展贯叶金丝桃的组培研究。在国内, 贯叶金丝桃组培技术研究距今已有二十余年,陈霄鹏(“贯叶金丝桃的组培快繁”,植物杂 志,2000(03):27)使用幼嫩子房、嫩茎、叶片做为外植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经过继 代、壮苗、生根环节再生植株获得贯叶金丝桃组培苗,总耗时约75-100天。陈全战和宋东杰 (“贯叶金丝桃组织培养的研究”,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3):42-43)同样使用幼茎 做为外植体的间接器官发生途径方式获得贯叶金丝桃组培苗,技术环节同样包括愈伤诱导、 继代、壮苗和生根。周尧等(“贯叶金丝桃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安徽农业科 学,2012,40(2):662-666)则使用幼芽做为外植体,通过启动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直接获得组培苗,总耗时约85天。丁如贤(“贯叶连翘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第二 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0))使用根、带节茎段、叶作为外植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然后经过丛生芽诱导,生根诱导、炼苗移栽,其移栽成活率仅为64%。因此目前贯叶金丝桃 组培育苗还存在培养周期较长、成本高、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方式获得遗传背景一致的初代组培苗后,没有像传统组培方式一 样,在组培室继代、壮苗、生根,而是将初代组培苗,直接经过继代生根一体培养,同时实 现壮苗和生根获得组培瓶苗,在简化操作步骤的同时,减少了培养周期,相较传统组培方式 耗时减少8-23天。该方法炼苗出苗、移栽成活率高,且能获得遗传基础一致的种苗,同时操 作简便且安全高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形成贯叶金丝桃规模化种苗快繁提供技术支持.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1)外植体的选取和处理:准备外植体,并采用消毒剂消毒;

2)初代培养:将消毒好的外植体,接入初代培养基,获得无菌丛生芽幼苗;

3)继代和生根一体培养:将诱导苗单芽,接入继代和生根一体培养基,获得生根组培苗;

4)炼苗移栽:将生根组培苗进行炼苗,然后移栽。

进一步的,所述准备外植体阶段,外植体选自贯叶金丝桃的芽,优选自腋芽和顶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济生堂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济生堂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11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