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定位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10460.3 | 申请日: | 2021-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7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文涛;涂意辉;薛华明;马童;杨涛;薛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17 | 分类号: | A61B17/17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王伟珍 |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叉 韧带 股骨 定位器 | ||
本发明属于手术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定位器,包括用于手持的握把、与握把固定连接的导杆、第一测量标尺及第二测量标尺。第一测量标尺与导杆固定连接;第二测量标尺的固定端与第一测量标尺的转动连接。导杆的宽度为2mm,第一测量标尺的长度为12mm,宽度为2mm,第二测量标尺的长度为7mm,宽度为2mm,第一测量标尺及第二测量标尺上均设有刻度线。本发明的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定位器,能够准确方便的在股骨内侧髁外侧壁上进行后交叉韧带止点的测量定位,同时减少因为术中反复定位,甚至透视定位而延长的手术时间;该工具可以使手术医生迅速准确的在术中,通过微创切口对股骨内侧髁外侧壁上的后交叉韧带止点进行测量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定位器。
背景技术
后交叉韧带是膝关节腔内非常重要的前后向和旋转稳定结构。它呈两端粗大、中间细长的圆索条形,表面被覆一层滑膜,后交叉韧带平均长度为34-38mm,平均宽度为10-13mm。后交叉韧带股骨的附着区位于股骨内踝的外侧面骨质,形状为半环形,宽度为19-21mm,向下后方向行走,止于胫骨内外踝关节面的后部骨质,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内外侧宽度为10-12mm,并向后延伸至胫骨平台的下方约1cm处,其前方紧邻内外侧半月板后角的止点处。后交叉韧带具有限制胫骨后移、膝关节后伸、旋转和膝关节侧方活动的生理功能。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是在后交叉韧带受到严重暴力创伤断裂时进行的修复手术。旨在恢复患者膝关节正常的日常活动。在运动损伤医学领域中,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是相对复杂和难度较高的手术。目前国际流行的手术方式为后交叉韧带采用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的重建技术。而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则需要进行切开手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股骨止点的准确定位对于手术成败非常关键。但是由于通过5mm的关节镜微创手术切口无法对股骨内侧髁的外侧壁进行准确测量,导致临床医生大多数情况下靠经验来完成定位钻孔。钻孔定位的不够精确,可能会造成重建术后的韧带止点早期松动,韧带撞击等严重并发症。这样会大大的增加手术的失败率及术后的翻修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定位器,可以使手术医生迅速准确的在术中,通过微创切口对股骨内侧髁外侧壁上的后交叉韧带止点进行测量定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定位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握把,用于手持;导杆,与握把固定连接;第一测量标尺,一端与导杆固定连接;以及第二测量标尺,具有固定端与自由端,固定端与第一测量标尺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其中,导杆的宽度为2mm,第一测量标尺的长度为12mm,宽度为2mm,第二测量标尺的长度为7mm,宽度为2mm,第一测量标尺及第二测量标尺上均设有刻度线。
在本发明提供的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定位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握把的长度为5cm,整体呈长椭圆形。
在本发明提供的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定位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导杆的长度为10cm,横截面呈矩形。
在本发明提供的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定位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导杆的材质为金属。
在本发明提供的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定位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二测量标尺与第一测量标尺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能够绕转轴旋转360°。
在本发明提供的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定位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测量标尺及第二测量标尺的材质为手术级不锈钢。
在本发明提供的后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定位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刻度线的最小刻度值为1mm。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未经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10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