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菌或病毒的灭活功能的照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8357.5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9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内藤敬祐;柳生英昭;五十岚龙志;大桥广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26;A61L2/24;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病毒 功能 照明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在抑制虫子的引诱作用的同时能够将菌或病毒灭活的带有菌或病毒的灭活功能的照明装置。本发明的带有菌或病毒的灭活功能的照明装置具备发出在200nm以上且小于240nm的波长域内具有峰值波长、并且抑制了250nm以上且小于400nm的带域的光强度的紫外光的第一光源;和由发出照明用的白色光的LED元件构成的第二光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菌或病毒的灭活功能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供至厨房等日常处理食品的场所的利用为目的,以往提出了将发出波长254nm的紫外光的杀菌灯和发出照明用光的荧光灯埋入在箱体形状的器具主体中而成的杀菌灯嵌入型照明器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3-1872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75070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田泽信二、“害虫行動を制御する黄色ランプ(控制害虫行为的黄色灯)”、照明学会志、第85卷第3号、2001年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出波长254nm的紫外光的杀菌灯以往一般被用于杀菌的目的。但是,由该杀菌灯发出的紫外光显示吸引虫子的作用(也被称作“诱虫性”)。因此,特别是当在夜间点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种杀菌灯嵌入型照明器具时,虫子容易感应到由杀菌灯发出的紫外光而被引诱至器具侧。虫子的引诱有产生卫生方面问题的可能性,这一点是特别在处理食品等的场所处想要避免的技术问题。
进而,即便是处理食品等场所以外,在室外有人在附近通行或站立的可能性的场所处,除了卫生方面的理由以外,从外观方面的理由出发也有想要避免虫子的引诱的情况。
本发明鉴于上述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在抑制虫子的引诱作用的同时能够将菌或病毒灭活的带有菌或病毒的灭活功能的照明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带有菌或病毒的灭活功能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备:
发出在200nm以上且小于240nm的波长域内具有峰值波长、并且抑制了250nm以上且小于400nm的带域的光强度的紫外光的第一光源;和
由发出照明用白色光的LED元件构成的第二光源。
首先,对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各用语进行定义。
1“灭活”是指包括使菌或病毒死亡或者失去传染力或毒性的概念。
2“菌”是指细菌或真菌(霉菌)等微生物。
3“抑制了光强度”是指光放射面上的光强度为1mW/cm2以下、并且相对于峰值波长的光强度、光强度小于5%,更优选小于3%。
4“白色光”并不是蓝色光、绿色光、红色光等单色光,而是指显示包含属于蓝色光的波长区域(430nm以上且小于500nm)的波长成分、属于绿色光的波长区域(500nm以上且小于600nm)的波长成分、以及属于红色光(600nm以上且小于800nm)的波长成分的光谱的光。此外,白色光所包含的这些波长成分的各个波长成分的边界可以是清晰的也可以不清晰。
以下有时将“菌或病毒”统称为“菌等”。
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紫外灯为代表,作为一般作为杀菌用途使用的发出波长254nm的紫外光的紫外灯,利用低压汞灯。图1为表示低压汞灯的发光光谱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3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列队行驶控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车辆在多层道路系统中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