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道护坡砼浇筑模板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7947.6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4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新;鲁德忠;刘长江;马新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鑫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D15/02;E02D5/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护坡 浇筑 模板 体系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河道护坡砼浇筑模板体系,用于坡面为斜面的河道护坡上,包括两个侧挡模板、面部模板以及底端封口模板;底端封口模板使用时固定在河道护坡的坡面底端处;侧挡模板位于河道护坡的坡面底端的一端与底端封口模板相抵接;面部模板插接在两个侧挡模板之间,面部模板搭接在底端封口模板的顶端端面上;底端封闭口模板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下压机构,通过下压机构从而自面部模板的外侧对面部模板施加下压力使面部模板紧贴底端封口模板;面部模板与河道护坡的坡面之间设置有多个抗浮组件,抗浮组件一端与河道护坡的坡面固定在一起,抗浮组件的另一端与面部模板可拆卸连接。本申请具有加快河道护坡的施工时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河道施工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护坡砼浇筑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河道护坡是河道的挡水边坡,一般的河道护坡采用混凝土浇筑成挡墙以达到防洪抗涝的目的。
现有的护坡施工普遍采用:先以边坡底部平面为待浇筑混凝土基础,再通过溜槽或者吊斗直接将混凝土输送至边坡表面,通过人工收面控制实体护坡的表面平直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对河道护坡的斜坡面进行施工的时候,对于护坡的坡面平整度有较高的要求,为保证最终护坡成型的质量,只能手动自外向内逐层施工,最终导致河道护坡的施工周期长。
发明内容
为了加快河道护坡的施工时间,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护坡砼浇筑模板体系。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道护坡砼浇筑模板体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护坡砼浇筑模板体系,用于坡面为斜面的河道护坡上,包括两个侧挡模板、位于两个侧挡模板之间的面部模板以及底端封口模板;
所述底端封口模板使用时固定在河道护坡的坡面底端处;
两个侧挡模板固定在河道护坡的坡面上且沿着河道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侧挡模板位于河道护坡的坡面底端的一端与底端封口模板相抵接;
所述面部模板插接在两个侧挡模板之间,所述面部模板与河道护坡的坡面之间留有距离,所述面部模板位于河道护坡的坡面底端的一端搭接在所述底端封口模板的顶端端面上;
所述底端封闭口模板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下压机构,通过所述下压机构从而自面部模板的外侧对面部模板施加下压力使面部模板紧贴所述底端封口模板;
所述面部模板与所述河道护坡的坡面之间设置有多个抗浮组件,所述抗浮组件一端与河道护坡的坡面固定在一起,所述抗浮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面部模板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河道护坡的混凝土施工时,能够在河道护坡的斜坡面上架设模板。在向侧挡模板、底端封口模板以及面部模板所围成的浇筑区域中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抗浮组件能够拉住面部模板,从而使面部模板能够抵抗混凝土对面部模板所施加的浮力,从而达到在河道护坡的坡面上架设模板从而进行混凝土浇筑,最终加快河道护坡的施工时间。
可选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设置于底端封口模板顶端的立板,所述立板上设置有延伸至面部模板外侧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螺纹连接有贯穿所述延伸板的下压件,所述下压件与所述面部模板的外侧表面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下压件对面部模板施力,从而使面部模板能够与底端封口模板之间紧密贴合,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面部模板与底端封口模板的对接处不易发生涨开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延伸板与所述面部模板相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延伸板与面部模板处于平行的状态,从而使下压件能够垂直于面部模板,便于下压件对面部模板施力,保证面部模板与底端封口模板之间贴合的紧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鑫水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鑫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79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