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防风防眩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7904.8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3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正顺 |
主分类号: | E01F7/02 | 分类号: | E01F7/02;E01F7/06;E01F9/615;E01F9/669;E01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遆俊臣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防风 防眩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防风防眩板,包括主体和底座,所述主体为柱状的空心结构,主体的外表面为曲面,底座设置在主体下方,支撑主体。本发明使对向强光照射到防眩板主体上后,发生漫反射,从而增加了司机视觉舒适度,并且立体柱状结构具有更强的抗弯折和防风能力,防眩板主体或局部可用发光、反光材料制造,防眩板外表面发光或反光,形成一个光亮带,能为司机提供视觉引导,提供行驶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交通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防风防眩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防眩板通常是片状挡光版加底座的结构形式,挡光版与底座通常是通过压铸工艺做成整体,这样的结构优点是成本低,缺点也很明显,遮光不严,对向强烈灯光时有时无,使得司机眼睛不舒服,影响司机视力,另外的缺点就是不防风,容易折断。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防眩板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立体防风防眩板,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防风防眩板,使其通过曲面外表面将平面反射转化为漫反射,减小对向强光对司机视觉的刺激,并且立体外形具有更强的抗弯折防风能力,从而克服现有的防眩板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防风防眩板,包括主体和底座,所述主体为柱状的空心结构,主体的外表面为曲面,底座设置在主体下方,支撑主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主体的形状为椭圆柱状。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开有安装孔,用于通过螺栓安装在隔离带上,所述安装孔周围预留有扳手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或局部的外表面为发光或反光材质,或者主体的外表面附着有发光或反光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上端和下端开放,主体的下端与底座螺纹连接或粘接,主体的上端安装有盖板,主体的上端与盖板螺纹连接或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与底座为一体结构,主体的上端封闭,底座的下端开放。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和底座包括两个对称的半边体,所述半边体为半边主体和半边底座固定连接形成的一体结构,两个半边体相对扣合并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合成完整的主体和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通过挤出或拉挤工艺成型,所述底座通过压铸、注塑或金属冲压工艺成型。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防眩板主体外表面为曲面,能够将传统防眩板的平面反射对向光的方式改变为漫反射,增加了司机视觉舒适度,减小了事故风险。
2、防眩板主体呈椭圆柱状的立体结构,抗弯折和防风能力更强。
3、防眩板主体外表面为发光材质或附着发光材质,能够起到视觉引导作用,增加行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竖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11-半边体;2-底座;3-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正顺,未经李正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79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活塞组装的O型圈装配机构
- 下一篇:一种毛笔加工用笔头毛料梳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