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强去污防串色洗衣凝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6814.7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7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许燕婷;彭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菁亮日化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1/83 | 分类号: | C11D1/83;C11D3/20;C11D3/30;C11D3/37;C11D3/382;C11D3/48;C11D3/50;C11D3/60;C11D1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罗啸秋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强 去污 防串色 洗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日化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强去污防串色洗衣凝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洗衣凝珠内的清洗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表面活性剂14%~86%;丙二醇5%~25%;甘油5%~15%;三乙醇胺1%~15%;水1%~10%;氨基硅油0.5%~6%;柠檬酸0~2%;抑菌除螨剂0~3.5%;防腐剂0~0.1%;酶0~1%;香精0~2%。本发明通过加入氨基硅油作为防串色剂,以及采用特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所得洗衣凝珠具有良好的防串色效果和极高去污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化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强去污防串色洗衣凝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洗衣凝珠的工作原理与洗衣液和传统的洗衣粉、肥皂类同,有效成分都是表面活性剂。而洗衣凝珠则是专门为机洗设计,产品由一层可溶解的外膜包裹着一定量的洗衣精华,用量少却能发挥出高倍洁净力。由于洗衣凝珠专用于机洗且洁净力强,在洗衣机的使用中往往会将不同颜色深度的衣物进行混合,现有的洗衣凝珠在去除衣物顽固污渍的同时,也会使部分深色衣物的色料脱离衣物游离于水中,使不同颜色衣物之间会相互产色,容易产生串色。
现有防串色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特殊的吸附材料如色母片迅速吸收游离于水中的彩色因子,以达到防串色的目的。但该方法只能针对轻微褪色的情况产生较好的防串色效果,而对于清洁能力极强的洗衣凝珠效果有限。另一种是加入具有护色固色效果的化学物质,以达到防串色的效果。如专利CN 106350288 A公开了一种防串色型洗衣凝珠,通过选用酰胺类聚合物作为防串色剂,以达到防串色的效果。专利CN 110396457 A公开了一种防串色洗衣凝珠,采用的生物活性酵素含有生物活性酶和植物精华,具有防串色的功能,以及添加的脂肪酶和蛋白酶能够协同生物活性酵素起到护衣护色和防染色的作用。专利CN 111592942 A公开了一种防串色洗衣凝珠,通过加入聚乙烯亚胺和钛白粉,使洗衣凝珠起到保护衣物颜色的作用,改善颜色深度不同的衣物混合清洗时造成的串色现象。
上述现有技术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防串色效果,但去污能力等综合性能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强去污防串色洗衣凝珠。本发明的洗衣凝珠具有八倍去污力的同时,能够达到良好的防串色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超强去污防串色洗衣凝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超强去污防串色洗衣凝珠,包括水溶膜及其内的清洗液,所述清洗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清洗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异构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组成及在洗衣凝珠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更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组成及在洗衣凝珠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进一步地,所述氨基硅油为平均分子量为5000~10万,氨值为0.2~1.0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氨基硅油为平均分子量为9600~2.4万,氨值为0.3~0.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抑菌除螨剂为银离子抑菌除螨剂或植物提取物抑菌除螨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菁亮日化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菁亮日化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68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支架
- 下一篇:车辆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