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联阀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6477.1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6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彭煜民;张丹;岳鹏超;钟鑫亮;韩吉双;唐传壮;符彦青;王帅;种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F16K31/04;F16K37/0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蔡抒枫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控制 方法 装置 控制器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并联阀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实时工况指标值;根据工况指标值、第一阀门控制方式、第二阀门控制方式和开度值的目标对应关系,确定实时工况指标值对应的目标第一阀门控制方式、目标第二阀门控制方式和目标开度值;将第一阀门的控制方式调整为目标第一阀门控制方式,以及将第二阀门的控制方式调整为目标第二阀门控制方式;若目标第一阀门控制方式为手动控制方式,则将第一阀门的开度值调整为目标开度值;若目标第二阀门控制方式为手动控制方式,则将第二阀门的开度值调整为目标开度值。采用本方法能够避免人为误操作的发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进而可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并联阀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中,对于工厂内的重要管路,一般会设置并联阀组予以控制,以降低阀门故障带来的不良影响。并联阀组是指并联的两个阀门,其中一个作为主阀,另一个作为旁路阀。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大多通过主阀对管路进行控制,在主阀出现故障时旁路阀才投入使用。但是,在一些具有较高调节响应要求和安全要求的运行场景,或有较大扰动源的运行场景中,单靠一个阀门难以满足实际运行需求,因此需要同时通过两个阀门进行控制。
然而,在两个阀门同时投入控制时,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高,存在安全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并联阀组运行安全性的并联阀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一种并联阀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实时工况指标值;
根据工况指标值、第一阀门控制方式、第二阀门控制方式和开度值的目标对应关系,确定实时工况指标值对应的目标第一阀门控制方式、目标第二阀门控制方式和目标开度值;
将第一阀门的控制方式调整为目标第一阀门控制方式,以及将第二阀门的控制方式调整为目标第二阀门控制方式;
若目标第一阀门控制方式为手动控制方式,则将第一阀门的开度值调整为目标开度值;若目标第二阀门控制方式为手动控制方式,则将第二阀门的开度值调整为目标开度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对应关系为工况指标值取值区间、第一阀门控制方式、第二阀门控制方式和开度值的对应关系;
根据工况指标值、第一阀门控制方式、第二阀门控制方式和开度值的目标对应关系,确定实时工况指标值对应的目标第一阀门控制方式、目标第二阀门控制方式和目标开度值的步骤,包括:
将实时工况指标值落入的工况指标值取值区间确认为目标区间;
将目标对应关系中,目标区间对应的第一阀门控制方式、第二阀门控制方式和开度值,分别确认为目标第一阀门控制方式、目标第二阀门控制方式和目标开度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应用于高压给水至锅炉高压汽包的管路中。将目标对应关系中,目标区间对应的第一阀门控制方式、第二阀门控制方式和开度值,分别确认为目标第一阀门控制方式、目标第二阀门控制方式和目标开度值的步骤,包括:
在管路的TCA供水压力大于预设压力阈值,且高压汽包的水位满足预设水位要求的情况下,将目标对应关系中,目标区间对应的第一阀门控制方式、第二阀门控制方式和开度值,分别确认为目标第一阀门控制方式、目标第二阀门控制方式和目标开度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指标初始变化趋势和预设的初始设置表;其中,初始设置表包括工况指标值取值区间、第一阀门控制方式、第二阀门控制方式和开度值的第一初始对应关系,还包括工况指标值取值区间的上下区间限制和返回死区的第二初始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64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发射过载引信后坐接电开关
- 下一篇:基于空间分道的零部件物流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