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制砂用回收设备及应用该设备的机制砂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5819.8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7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郭耀鹏;魏涛;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申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7B1/28;B01D29/03;F26B23/04;B22D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制 回收 设备 应用 生产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制砂用回收设备及应用该设备的机制砂生产工艺,属于机制砂生产的技术领域,回收设备包括呈中空设置的处理箱;处理箱中部沿水平固定有搁置板,搁置板上开设有多个孔洞;搁置板上搁置有分隔盒,分隔盒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微孔;处理箱一侧对应搁置板上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取出分隔盒的密封门;处理箱内位于搁置板上方的空间为烘干室,处理箱内位于搁置板下方的空间为除液室;处理箱上连通有用于将洗砂机中清洗液输入到烘干室的输入管,输入管的管口位于分隔盒上方,输入管上连接有抽水泵;烘干室内设置有用于对附着物进行烘干的干燥装置;处理箱底部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启闭阀。本申请具有提高石料利用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制砂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制砂用回收设备及应用该设备的机制砂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砂子是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种骨料,而由于混凝土生产必须使用含盐量较低的河砂,导致砂子的陈本较高。为了降低砂子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同时便于就地取材,河砂逐渐由机制砂替代。
目前,机制砂采用机制砂机进行生产,其生产流程如下:将石料投入到设备中进行破碎,获得尺寸较小的颗粒,这些颗粒通过皮带传送至细碎机进行进一步的破碎,获得粗产品;对粗产品进行振筛并将满足尺寸要求的颗粒运送到洗砂机进行清洗获得成品砂,其余尺寸较大的颗粒重新输送到设备中进行破碎。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石料破碎过程中会形成非常多的细小颗粒,这些细小颗粒附着于砂子表面形成附着物,洗砂机在洗砂过程中会将这些附着物从砂子上清除,并沉淀在清洗液中。附着物作为废品会直接和清洗液一同输送到污水处理厂中进行清理,导致石料经过破碎形成的附着物无法进行很好的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石料的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制砂用回收设备及应用该设备的机制砂生产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制砂用回收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机制砂用回收设备,包括呈中空设置的处理箱;所述处理箱中部沿水平固定有搁置板,所述搁置板上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搁置板上搁置有顶部开口且中空的分隔盒,所述分隔盒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微孔;所述处理箱一侧设置有用于取出分隔盒的密封门;
处理箱内位于搁置板上方的空间为烘干室,处理箱内位于搁置板下方的空间为除液室;所述处理箱上连通有用于将洗砂机中清洗液输入到烘干室的输入管,所述输入管的管口位于分隔盒上方,且输入管上连接有抽水泵;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用于对分隔盒内附着物进行烘干的干燥装置;
处理箱底部连通有排液管,且排液管上连接有启闭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液中含有的附着物通过干燥装置进行急速干燥后,形成硬质的块状结构。将块状结构取出后打散可以作为添加物混合在混凝土内,替代粉煤灰等粉料。也可以将块状结构分成小颗粒,利用结构胶或者其他材料形成硬度更大的颗粒,作为再生骨料,从而提高石料的利用率。
清洗液中的液体经过分隔盒和搁置板两次过滤收集于除液室内,并通过启闭阀践行排出,排出的液体经过沉淀后可以输送到洗砂机中进行重复利用。
可选的,所述干燥装置包括沿竖向固定于处理箱顶部的电缸和固定于电缸底部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沿竖向移动后能够贴合于分隔盒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缸驱动加热板的升降,使得干燥之前加热板和分隔盒之间形成间隔,便于体积大于分隔盒的清洗液能够流动到分隔盒上部,清洗液中的液体从分隔盒底部的微孔排出,清洗液中的附着物滞留于分隔盒内,同时清理液液面整体下降。然后再下降加热板使得加热板和分隔盒顶部贴合,对分隔盒内的附着物进行更好的干燥。
可选的,所述加热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且加热板底部固定有石棉传递层;所述处理箱顶部连通有排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申华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申华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8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