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5812.6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9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10 | 分类号: | A24F40/10;A24F40/40;A24F40/46 |
代理公司: | 广东惠邦律师事务所 44593 | 代理人: | 黄桂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包括外壳、雾化组件和密封环,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嘴、通气管道、雾化套、电热体及第一密封座,密封环套设在雾化套上,且位于通气管道与第一密封座之间;雾化嘴能够相对外壳的顶部移动,带动通气管道沿着第一开口相对外壳的底部移动,使得雾化套与密封环之间相对移动,以使雾化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雾化器处于第一状态时,雾化嘴与外壳的顶部之间间隔预设距离,密封环密封进油孔;当雾化嘴移动至雾化器处于第二状态时,雾化嘴与外壳的顶部抵接,密封环与进油孔分离,进油孔与油腔连通。在雾化器处于第一状态下进行雾化器的运输和存储,避免了运输和存储过程中雾化油泄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雾化器的雾化组件固定在油腔里,不会移动,进油孔始终与油腔连通,在运输或存储雾化器的过程中,雾化油可能通过进油孔进入雾化芯内部或顺着通气道流至电池腔内,导致电池腔内的电子器件如集成咪头给雾化油浸泡而无法工作;雾化油还可能顺着通气道流至雾化嘴而泄露至外部,导致用户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有油腔,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油腔连通;
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嘴、通气管道、雾化套、电热体及第一密封座,所述通气管道可移动地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油腔内,所述雾化嘴套设在所述通气管道露出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上,所述雾化套收容在所述油腔内,且所述雾化套的一端插接在所述通气管道远离所述雾化嘴的一端中,另一端由所述第一密封座密封,所述电热体收容在所述雾化套与所述第一密封座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收容空间与所述通气管道连通,且所述电热体固定于所述雾化套的内侧壁,所述雾化套的侧壁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以及
密封环,套设在所述雾化套上,且位于所述通气管道与所述第一密封座之间;
所述雾化嘴能够相对所述外壳的顶部移动,带动所述通气管道沿着所述第一开口相对所述外壳的底部移动,使得所述雾化套与所述密封环之间相对移动,以使所述雾化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当所述雾化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雾化嘴与所述外壳的顶部之间间隔预设距离,所述密封环密封所述进油孔;
当所述雾化嘴移动至所述雾化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雾化嘴与所述外壳的顶部抵接,所述密封环与所述进油孔分离,所述进油孔与所述油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防压垫,当所述雾化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防压垫夹设在所述雾化嘴与所述外壳的顶部之间,使得所述雾化嘴与所述外壳的顶部之间的间隔保持在所述预设距离大小;
所述防压垫从所述雾化嘴与所述外壳的顶部之间取出后,所述雾化嘴能够相对所述外壳的顶部移动。
可选地,所述防压垫为柔性垫;和/或,
所述防压垫包括主体部、设于所述主体部一端的操作部和插接部以及设于所述主体部另一端的凹槽,所述插接部能够与所述凹槽可拆卸配合,以使得所述主体部形成通孔,当所述雾化器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外壳的顶部插接在所述通孔中;
所述操作部被操作,能够带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凹槽相分开,使得所述防压垫能够从所述雾化嘴与所述外壳的顶部之间取出。
可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第二密封座,所述第二密封座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密封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雾化套远离所述通气管道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开口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8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