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展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5760.2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7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莹;潘尚峰;杨建新;赵建勋;张润民;周亦凡;李纪龙;丁培员;孙意博;徐润齐;张益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G09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颖;黄健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球 同步 轨道 卫星 展示 系统 | ||
1.一种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
地球模拟装置(20),所述地球模拟装置(2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地球模拟装置(20)包括地球仪(23)和驱动所述地球仪(23)水平转动的自转驱动装置(24);
至少两个卫星模拟装置(40),所述至少两个卫星模拟装置(40)的卫星模型均以所述地球仪(23)为公转中心;
控制器(50),所述控制器(50)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卫星模拟装置的卫星模型的公转周期与所述地球仪(23)的自转周期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卫星模拟装置(40)其中的一个为第一卫星模拟装置(30),其中的另一个为第二卫星模拟装置(37);
所述第一卫星模拟装置(30)包括第一轨道(31)和第一卫星模型(32),所述第一轨道(31)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第一卫星模型(32)沿所述第一轨道(31)运动,且所述第一卫星模型(32)以所述地球仪(23)为公转中心;
所述第二卫星模拟装置(37)包括第二轨道(371)和第二卫星模型(372),所述第二轨道(371)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第二卫星模型(372)沿所述第二轨道(371)运动,且所述第二卫星模型(372)以所述地球仪(23)为公转中心,所述第二轨道(371)与所述第一轨道(31)位于相同平面或者不同平面;
所述控制器(5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卫星模型(32)和所述第二卫星模型(372)的公转周期与所述地球仪(23)的自转周期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31)和所述第二轨道(371)的外周上均设置有外齿圈(311),所述第一卫星模型(32)和所述第二卫星模型(372)均包括齿轮(332),所述第一卫星模型(32)的所述齿轮(332)与所述第一轨道(31)外周上设置的外齿圈(311)相互啮合;所述第二卫星模型(372)的所述齿轮(332)与所述第二轨道(371)外周上设置的外齿圈(311)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卫星模型(32)和所述第二卫星模型(372)还均包括滑座(34)、第二电机(331)、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机(331)电连接的第二驱动器(334),所述第二电机(331)设置在所述滑座(34)上,所述第二电机(33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减速器(333)与所述齿轮(332)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334)设置在所述滑座(3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驱动装置(24)设置在所述机架(10)内,所述自转驱动装置(24)包括第一电机(241)、第一驱动器(248)和竖直设置的主轴(243),所述第一电机(241)的输出轴与所述主轴(243)的下端连接,所述主轴(243)的上端设置有托盘(25),所述地球仪(23)设置在所述托盘(25)内,所述第一驱动器(248)与所述第一电机(241)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50)包括第一控制器(51)、第二控制器(52)和第三控制器(53),所述第一控制器(51)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第二控制器(52)设置在所述第一卫星模拟装置(30)上,所述第三控制器(53)设置在所述第二卫星模型(372)上;
所述第一控制器(51)与所述第一驱动器(248)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51)通过所述第一驱动器(248)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41)的转速;
所述第二控制器(52)与所述第一卫星模型(32)的第二驱动器(334)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52)通过所述第一卫星模型(32)的第二驱动器(334)控制所述第一卫星模型(32)的第二电机(331)的转速;
所述第三控制器(53)与所述第二卫星模型(372)的第二驱动器(334)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53)通过所述第二卫星模型(372)的第二驱动器(334)控制所述第二卫星模型(372)的第二电机(331)的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7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