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人离心机人体脑电信号采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05732.0 | 申请日: | 2021-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1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蒋科;杨明浩;张莉莉;李毅峰;王海霞;李宝辉;李玉亮;郑媛憬;卫晓阳;徐艳;耿喜臣;金朝;张立辉;王红;王轶;杨景慧;王全;张小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5/256 | 分类号: | A61B5/256;A61B5/25;A61B5/291;A61B5/369;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10014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人 离心机 人体 电信号 采集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载人离心机人体脑电信号采集装置及方法,采集装置包括多个脑电信号采集电极、电极集线器模块、脑电信号处理模块、壳体、第一通讯接口、第二通讯接口、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多个第三信号线、电极帽帽体;脑电信号处理模块通过第一通讯接口、第二通讯接口、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与电极集线器模块连接,电极集线器模块通过多个第三信号线和固定在电极帽帽体上的多个脑电信号采集电极连接。这样,本申请通过有源电极采集人体脑电信号,有效的降低离心机环境中电磁、振动等因素对信号的干扰,通过脑电信号处理模型进行去工频干扰及去基线漂移处理,使得本装置可以在离心机的电磁环境中,采集到稳定、连续的人体脑电信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脑电信号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载人离心机人体脑电信号采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载人离心机是在地面模拟空中加速度环境最真实有效的手段,能够真实反映飞行载荷对人体生理、心理影响的大型航空医学装备,是检查评估飞行人员身体抗载荷能力要求最直接、最可靠和最科学的装备。
脑电信号可以反映脑神经细胞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生理活动,包含了大量的生理与疾病信息。但脑电信号属于极微弱生理信号,现有的脑电信号采集装置在载人离心机环境下极易受到离心机电磁环境和加速度力学的影响,出现信号稳定性、连续性较差的问题。因此,利用现有脑电信号采集装置在载人离心机环境中采集的人体脑电信号,信号较差,并不适用于研究、检查、评估人体在高载荷条件下的认知综合能力水平、也不能准确预测飞行员空中晕厥情况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人离心机人体脑电信号采集装置及方法,通过有源电极采集人体脑电信号,有效的降低电磁、振动等因素对信号的干扰,并通过脑电信号处理模型对脑电信号进行去工频干扰以及去基线漂移处理,使得本装置可以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完成人体脑电信号的正常采集,从而可以采集到稳定、连续的人体脑电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载人离心机人体脑电信号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包括多个脑电信号采集电极、电极集线器模块、脑电信号处理模块、壳体、第一通讯接口、第二通讯接口、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多个第三信号线、电极帽帽体;
所述脑电信号处理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通讯接口、以及所述第二通讯接口均封装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上;
所述脑电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第一通讯接口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讯接口与所述脑电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脑电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第二通讯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通讯接口与所述脑电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极集线器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极集线器模块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脑电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脑电信号进行去工频干扰和基线滤波处理;
每个第三信号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极集线器模块的第二信号端连接,每个第三信号线的第二端与所述脑电信号采集电极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极集线器模块用于对脑电信号进行中继;
所述脑电信号采集电极的信号采集端,通过所述电极帽帽体上预留的电极定位孔,安装在所述电极帽帽体上,所述脑电信号采集电极用于采集人体脑电信号,所述脑电信号采集电极为有源电极;
所述第一通讯接口、所述第二通讯接口均为航空插头,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载人离心机中,所述壳体采用铝合金,所述壳体的各接缝处设有导电衬垫,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以及所述第三信号线均为屏蔽线。
可选的,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指示灯、接地端口、开关按钮;
所述指示灯、所述接地端口、以及所述开关按钮均封装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上;
所述指示灯用于提醒用户所述采集装置中各个部件的运行情况,所述接地端口用于连接地线,所述开关按钮用于控制所述采集装置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5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